3月23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开展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青春为祖国 挺膺共担当”主题思政大课在人民网播出,文学院组织辅导员、学生干部、党员共同学习思政大课,聆听党的二十大代表、知名高校思政教师、优秀青年大学生、航空航天工匠人、港珠澳总工程师、冬奥会冠军、最美高校辅导员、蓝天救援队队长、优秀博物馆讲解员等讲述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与追求,探讨新青年们如何奋斗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青春,授课内容引发师生热烈反响。
学习感悟
无论是徐梦桃的“青春的精神是斗志昂扬的,勇于在困境开天辟地,逆流而上”,还是贺中琴的回忆雷达的艰难制作过程、与时间赛跑,都告诉我们作为时代的担当者要有远大抱负勇做先锋。就像核潜艇设计师彭士禄,从投身核潜艇到项目解密,隐姓埋名初心不改,“沙漠愚公”苏和,在大漠黑城植树造林,以一己之力守护生态边界。无数奋斗者们辛勤奋斗,无愧于新时代。而当下乡村振兴之路依旧要爬坡越坎, 国家发展之路依旧是布满荆棘, 奋斗与勤奋不该只是奋斗者的专属名词,更应是每个青春之我的座右铭。青春正当时,当以青春之我塑时代之新。
经过一堂思政课的教导,我深刻明白了爱国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对我们人生的引领,不断总结。看完这个思政大课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积极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伟大成就鼓舞人心,宝贵经验弥足珍贵。历史使命催人奋进,我们必将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第三党支部积极分子 刘笑言
在今天观看的故事中,我看到了他们身上厚重的责任感。
最美教师徐川“我热爱教师这个岗位,因为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是我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感情和故事,都是我对这个岗位的坚守与信念。”清华大学博士生刘迪波“每一位为这场冰雪盛会奉献自我的志愿者朋友,都是冬奥会的重要支撑力量,并且在向全人类讲述着一个中国自信拥抱世界的故事。”国家运动员徐梦桃经历了4次大手术和3届的奥运无冠,在她的32岁,终于圆梦。她在夺冠后高声呐喊:“我们赢了!中国赢了!”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新时代有为青年的担当与奉献,他们将中国的国家形象与集体利益看的比个人的吃苦与否还要重要,真正展现了中国青年人的担当。
——2021级汉语言文学一班马国梁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人,要学会‘自找苦吃’”。这里的“吃苦”,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主动”。主动地学习、主动参加各项活动或比赛、主动地在生活中成长。当代大学生,最多的也是要学会跳出自己的“舒适圈”,走出这艰难的一步,后面的路也不足为惧。国家运动员徐梦桃,为了自己的冬奥梦想等待了16年,这16年,她不曾放过一刻。半月盖被切了一半,魔鬼式加练使自己的腿部变得更加强壮以弥补不足,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30岁的她站在自己的家门口赢得了中国在此项运动中的第一枚金牌。
大写的青春里有大写的家国情怀,我们必须走出孤芳自赏的小我,把小我融入国家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接住时代的接力棒,向前跑!
———2020级汉语国际教育中外班徐浩然
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我们身边,有着千千万万的普通青年人,在脱贫攻坚的前线,在抗击疫情的一线独当一面,在奥运会上绽放异彩,在航天事业上一往无前。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勇攀高峰的身影,毋庸置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每个行业都需要吃苦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奋斗出不平凡。莫忘少年凌云志,逐梦繁荣新时代。青年人是国家的骄傲、民族的希望,是伟大事业的接班人,更需要发扬甘于吃苦、踏实肯干的精神,奋蹄向前。青年愿以吾辈之微光,乘时代之东风,汇理想之星河,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砥砺奋进之初心、只争朝夕之勇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披荆斩棘,展开强国新篇章。
——2020级戏剧影视文学一班王娟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