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潘丽丽 责编/黄可睿 校对/陈晓于
为弘扬中华诗词文化,传承唐诗之美,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10月18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曹旭教授于文学院A8-102教室开展以“行走在唐诗街道上”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文学院院长王建国主持。
讲座伊始,王建国院长详细介绍了曹旭教授的个人信息和学术著作,并热烈欢迎曹教授的到来。紧接着,曹旭教授借用诗人李煜的《春江花月夜》引入主题,分别从唐诗的概念、起源、盛行等方面进行阐述。他深入分析唐代诗句中的精髓,指出唐诗作为中国优秀文化,其中蕴含着许多美感与意象,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歌颂、流传。同学们在曹教授的引导下,轻声慢吟,引吭高诵,在朗读中体会唐诗的韵味。在讲座中,曹旭教授引经据典,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与苏轼的《题西林壁》进行对比分析,从中领略唐诗与宋诗不同的美感,并与同学们交流所得感受。最后,他指出唐诗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学形式,我们在现代社会仍应该重视并积极对其展开研究。
讲座结束之际,同学们积极提问,曹旭教授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现场气氛活跃。此次讲座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使同学们领略到唐诗独特的韵致,更加彰显文学院古诗词教学的特色,对推动学院的学科建设意义重大。
专家简介:曹旭,复旦大学首届文学批评博士,上海市文史馆馆员,文史馆诗词研究社社长;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国家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师大特聘教授、博导。曾任国内外十余所大学客座教授,以《诗品》系列研究享誉海内外学术界外。擅长新旧诗与散文创作,散文集有《岁月如箫》《我是稻草人》《客寮听蝉》等,散文成就载入北京师范大学211工程《中国散文通史》当代卷(下);2015年被北京央视、中华书局等主流媒体评为全国最具公众影响力的“十大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