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的教师技能培训课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无论在教学方法还是教师职业技能素质方面,让我领略到做一名语文老师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可说受益匪浅。
刘松林老师和陈红艳老师的演示课让我记忆犹深。刘松林老师的《安塞腰鼓》一课,为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设计的几个重要方面,陈红艳老师的最后一节课串讲了《竹影》、《中国石拱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散步》、《社戏》,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讲解了不同题材、体裁的课文如何找到切入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及解析,备写教案、教学设计的时间安排等问题。比如《散步》一文,首先让学生理解文意,教学方法是给文章试着拟一个标题并说出你的理由;第二步,读懂课文,教学方法是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理解文章思路;第三步,理解课文,品味语言,即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教学方法——品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陈红艳老师的课文教学案例分析,让我学会如何设计教案,如何把感情、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不露声色的纳入知识能力的培养中,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抓住学生的眼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以前对老师这一行业的认识是肤浅的,教师技能培训课让我明白了要做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所需要的东西。他让我重新牢记自己,纠正自己的缺点,为自己塑造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而努力。刘松林老师的《教师要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和陈红艳老师的《如何经营班级》,这两节课为我讲解了在课堂教学之余老师如何管理班级,爱护教育自己的学生,与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问题。两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我们支招,为我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应付突发事件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经验,同时也启发我们思考和实践如何构建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一个班级,就如同一个人,全面发展,综合提高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一个只抓学习而忽略了其他事情的人是不全面的人,也不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一个人只有全面的发展才能促进学习,一个班级更是如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和班主任,需要提高班风、学风,让班级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由他管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管,陈红艳老师特别强调了这一点。刘松林老师则告诉我们,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学习中我常常有这样一个困惑,发现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很难将其与实践有效的联系起来,而听了这些来自教育一线的特级语文老师的讲解, 让我学会了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时间联系起来的方法,以及抽象的理论如何内化为指导力量贯穿于教育实践。
教师一向被誉为最光荣的职业老师被誉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而很多像呕心沥血、默默无闻、鞠躬尽瘁等这样的词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在教师身上。从这些词语的分量我们可以深切的体会到做一名教师所要肩负的责任的分量。作为一名师范学院的学生,我们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为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而努力提高自己。 (郭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