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博导刘石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时间:2011年09月17日 00:00

 

9月17日,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石教授莅临我院,为齐聚洛师的南阳等四地小学百名骨干教师上了精彩的一课。刘教授讲述了古典诗歌的阅读理解途径并回答了在座学员的提问,指出片面的追求分数实在太无聊。

刘教授讲到古典诗歌的阅读理解途径可分为四个方法:一、无心读诗;不要抱着学究性的、紧张的心态来面对经典,做到读诗不求甚解,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如果去考究诗中的“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到底是指什么床,为什么要“低头”思故乡,去拆解一首诗的话,那实在是毫无意义。二、有心读诗;诗中说的越少,读者读到的越多,就越是好诗,并指出作品不在多少,一篇即可传世。三、会心读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一句中“阙”是什么,“辅”的意思是什么,“五津”又指的什么,只有精确把握诗中的字义,才能了解作品里蕴含的诗意。四、细心读诗;“环滁皆山也”中的“环”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这些字都是作者的反复炼字,画龙点睛之笔,通过几个字的呈现,我们能读到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深深的诗意。

刘教授强调,不同的作品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去解读,充分体会作品中的诗意,才能更好的理解诗词。

刘教授最后在回答学员的提问中指出,在教育孩子品读经典诗作时,应该教会孩子什么,怎么教,当品读经典遇到各种奥术、上辅导班时,品读经典正在逐渐失去自己的市场,然而片面的追求分数的高低实在太无聊。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鼓励孩子多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作,好的作品要多读多背。

通讯员:张科 责编:张琳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