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梅琼林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时间:2012年05月29日 00:00

 

5月28日下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梅琼林先生应邀来到我院,在东区阶梯教学楼104教室开展题为“传播学在中国”的专题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建国主持,新闻系主任鲁晓霞教授与新闻学专业的师生一起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梅教授就传播学的出现,传播学的研究范式以及传播学传入中国后的变化做了详细阐述。梅教授认为人类传播历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前文字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电子媒介传播阶段”。在对三个阶段阐述的过程中,他重点强调了电子媒介的出现开启了人类对传播学研究的新阶段。梅教授指出电子媒介——声音、影像等超越了文字符号,在传播效果上具有较大的提升,不过在电子媒介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了“异化”,即媒介技术在将人类距离拉近的同时,实际上某些层面距离却越来越远。接下来,就传播学领域怎样建设具有学理性的学科体系这一问题,他提出自己特有的观点,即“传播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可以称它为后现代的学科场域或者为通学。”他指出,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引入传播学开始,就一直停留在表层的研究中,中国的传播史可以说就是中国文化史的翻版,没有独立性与发展性。同时,美国的传播学研究思路太窄,没有达到文化的层面。此外,他还谈及了传播学在欧洲大陆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播范式,以及法兰克福学派和哥伦比亚学派对传播学的研究方式,其中,梅教授更倾向于麦克卢汉这种文化研究加文化批评的研究范式。讲座尾声,梅教授凭着广博的学识架构及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的掌声。本次讲座为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文化平台。

梅琼林,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首位传播学博士后、国家两大教育项目评审专家。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播理论、新闻传播理论、报刊思想史等,参与多项著作编撰,在《学术论坛》、《人文杂志》、《学术界》、《东方文化》等期刊上发表过多篇权威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通讯员:侯瑞玲

责编:曹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