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下午,由校工会委员会、教务处共同举办的洛阳师范学院教师公开课教学比赛决赛在西区艺术楼、体育馆和东区阶梯楼同时举行。我院吴雪伶老师参加的文科组比赛在东区阶梯楼101教室如期举行。
担任此次大赛的不仅有教学督导组李建功主任、教学督导组李玲老师、商学院副院长郭立珍、原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刘庚、马列部副主任郑红建、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孟宪东等教师评委,更有获2012年河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的寇庆佳同学担任学生评委,力求保证比赛的公正公平性。教务处副处长刘岸英作为嘉宾观看了本次比赛。
首先上场的政管学院高慧鸽老师,从教学目标、课程导入、教学内容、总结思考四方面解析《培训与开发》。讲到培训需求的必要性时,分析出有必要性的原因:存在相应的需求、整个培训工作的起点、培训效果不佳三方面,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教育科学学院的毛艳霞老师,秉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讲授《变态心理学》的过程中,与同学们进行了良好的互动。不仅采用文字、图片、视频材料多方面分析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更让同学们积极发言,上台演板,写出自己对材料中患者的诊断。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我院吴雪伶老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手段教学手法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解析了《欧阳修及其词》。让我们领略到了既是文坛领袖、一代儒宗的诗人欧阳修,也是风情不浅、作为世俗之人的词人欧阳修。更深入剖析了《蝶恋花》中的“春”的含义,引经据典,让现场观众对欧阳修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马列部的杨正群老师把理论教学与思想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树立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大课堂教学模式。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来自商学院的蔡利红老师从消费者的感觉解读《感觉与知觉》,对感觉的定义和“感觉阈限”作出了详细解释。
现场五位老师,经过将近三个小时的展示,为本次教学技能大赛画上了圆满句号。李建功主任总结说,首先感谢选手们的精心准备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并对经过一轮、二轮比赛进入到决赛环节的老师们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作出充分肯定。同时给出建议,希望参赛老师对课本知识在提炼,并将以学生为本,以老师为指导的教学理念贯彻到位。
通讯员:李赛
网编:清澈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