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专业知名校友简介

作者:|发布时间:2018-11-16|浏览量: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李琛,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项目组长,工程师。2006年9月,李琛作为首届学生考取洛阳师范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期间曾经担任学院团委副书记,2010年7月作为省优秀毕业生顺利毕业,并成功考取了上海大学电机与电器专业硕士研究生,2012年获得硕博连读资格,2015年毕业并取得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磁通解耦型磁力变速永磁无刷电机基础研究》开展,首次解决了低速大扭矩直驱式永磁电机的非接触式传动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采用Halbach阵列实现驱动电机和磁力齿轮之间的局部解耦,为磁力齿轮复合电机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研究生期间参与的横向课题有: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水泵驱动电机关键技术开发、电锤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研发、盘式无铁芯PCB板多层印制绕组双转子永磁无刷电机设计等,累计科研经费100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发表EI检索论文10篇,其中行业顶级源刊论文6篇。2015年进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1研究所工作,参与某所二维弹道修正组件高速永磁发电机研发、某战斗机飞行员供养系统音圈电机设计等军工项目。2016年加入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担任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电磁设计工程师。期间参与开发的分离式二代电机平台,顺利获取上海大众、广汽研究院、云度汽车等OEM项目,预计创造的销售额高达10亿元人民币。2017年,开始兼任上海电力学院校外导师,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课程设计。

 孔维超,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2006年9月,考入洛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0年7月顺利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考取了西安理工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硕士研究生,2013年毕业并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9月入职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篇,入职以来主要从事以下工作:1.负责开发的CHIC系列级联多电平高压变频器为公司创造产值6000万,实现技术突破;2.负责开发的CHIC系列三电平变频器为公司创造产值1000多万,实现了技术零的突破;3.负责开发的CHIC两电平系列变频器为公司创造产值1000多万,与国外同级别产品可以同台竞争,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4.负责公司“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中钢伊朗球团窑项目高压变频器的工程应用开发,实现了公司产品与国外同级别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应用,创造示范带动效应产值8000万。

 戚振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重点研发项目主持人,工程师。2006年9月,考入洛阳师范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0年7月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并参加工作。2011年考取上海大学电机与电器专业硕士研究生,2014年获工学硕士学位。入职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从事特种电机的研究和设计工作,产品主要应用于航天领域。期间,作为主要成员完成了货运飞船系列、嫦娥系列和第四代核反应堆等国家重点项目配套电机的研制工作,其中货运1已成功发射;后续主持了风云卫星、天宫和火星等国家重点项目配套电机的研制工作。

 刁常晋,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2006年9月,考入洛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2010年7月顺利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考取了华北电力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硕士研究生,2013年毕业并取得工学硕士学位,同年入职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至今,在徐州勘测设计中心从事高压输电线路的研究和设计工作。期间,先后参与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500kV及220kV等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设计与研究,包括藏中和昌都电网工程等国网公司重点项目,其中多项工程已投产运行,为我国电力事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石玲玲,国网河南节能服务有限公司项目专责,工程师。2006年9月,考入洛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2010年7月顺利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考取了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硕士研究生,2013年毕业并取得工学硕士学位,同年入职国网河南电力科学研究院节能中心(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和国网公司相关政策,节能中心脱离电科院成为河南省电力公司独立的二级单位,即国网河南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入职五年,主要从事节能改造、电能替代和电动汽车等相关领域。连续多年参与河南电网节能改造工程,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编制《河南省“十三五”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专项规划》(豫政办[2016]170号),主持完成中国电科院完成了《线路升压改造节约电力电量测量与验证规范》 《并联无功补偿节约电力电量测量与验证技术规范》两项国标的编制。荣获2016年度国网河南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先进工作者。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任玉虎,济南大学讲师。2010年本科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3年硕士毕业于南华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2017年6月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7月入职济南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主持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开放课题一项(项目编号:IOSKL2015KF24),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一项(项目编号:61235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项目编号:61205129),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篇(均被SCI检索)。主要学术贡献为:提出了差分光克尔门选通显微成像新方法,有效提高了成像分辨率,实现了适于散射介质内特征尺度为微米量级的目标物体成像;设计了长工作距离差分光克尔门选通显微成像系统,实现了适于观测发动机喷雾流场的高时空分辨显微成像;提出了一种基于超连续谱的光克尔门选通成像方法,通过抑制散射环境成像中的散斑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成像分辨率和对比度。

焦志航,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数据中心业务经理,高级工程师。1987年4月生,南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工作于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数据中心,业务经理,高级工程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2005-2011年于洛阳师范学院、南开大学学习。本科、研究生阶段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并荣获三等奖,参与的科研项目有:拉弦乐电子辅助教学系统设计、数字医学肠胃影像数据库开发、指纹识别应用系统设计与图像识别算法研究等,实用新型专利2项,核心期刊论文1篇。2011年进入中国建设银行工作,先后负责信用卡综合业务、营运管理类、个贷与房改金融业务等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维工作。历史六年全程参与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与投产,牵头其中的数据迁移检核工作,使之成为金融行业IT架构的标杆,荣获中国建设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优秀贡献奖和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先进个人等称号。2014年通过信息系统高级项目管理师考试。组织编写《中国建设银行IT运维指导及经验汇编(分行版)》,参与编写《中国建设银行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办法》等著作,牵头开展建设银行“新一代数据安全脱敏整体方案及专用软件研究”等研究性课题。

赵志勇,京东集团研发平台主任,算法工程师。2011年考入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升本,2013年以省级优秀毕业生的成绩优异顺利毕业,并考取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于2015年7月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就职于京东集团商业提升事业部,担任AI算法工程师职务,主要从事AI算法工程化及大规模并行计算体系结构的研究工作。在校期间,曾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河南省一等奖及全国三等奖,参与Linux Kernel在嵌入式场景下硬实时化的研究、基于Mahout的数据挖掘算法测试及应用开发和神华数字铁路规划研究等科研项目。硕士毕业后入职京东集团,负责新一代全网海量日志的实时处理系统的落地工作,该系统为集团全体研发人员提供业务日志的存储、快速检索和可视化分析服务。2016年任流式计算平台负责人,携团队为全网负载智能调度系统的数据实时性与准确性提供保障。2017年末因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内部转岗,开始从事AI(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工程与研究工作。

李光耀,用友畅捷通部门前段开发负责人,云产品研发部前端开发专家。2006年考入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校学习期间,李光耀成绩优异,课余时间负责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网站建设,并帮助化学与化工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文学院,美术学院等院系维护网站。2010年7月毕业,入职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国电通公司全资子公司),任Linux C++后端开发工程师,先后参与了国电通 “英大支付”、“电动汽车”等战略项目。2013年5月,入职通用电气公司医疗集团(GEHC)(北京),作为前端开发负责人,负责 “NGUI(Next Generation UI)”项目的研发。完成了GEHC沿用了近30年的CT操作界面的继任和升级。2016年4月,入职亚太地区大型企业管理软件、互联网服务和金融服务提供商用友旗下的畅捷通公司,担任前端开发专家,负责“工作圈”WEB端和移动端混合应用的开发工作。工作中敢于创新,善于探索,带领团队使用最前沿的技术,构建体验优秀的下一代产品,在同类产品中保持良好的竞争力。

周继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课题组长,工程师。生于1982年7月,考入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06年7月毕业,获工学学士,并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研究生期间针对专业进行研究,完成专利申报和发表论文4篇。2009年4月研究生毕业后供职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工程师,主要从事陆军某武器系统的系统集成,曾多次主持完成部队该武器系统的用户培训工作,为培养高素质军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并多次参加陆军跨战区实战化演示保障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次得到用户和军方的认可和表扬,为实现科技兴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龚如文,深圳市富玛仕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光族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工程师。1982年10月生,河南南阳人,洛阳师范学院02级物理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2006年-2010年担任电子工程师,先后任职于深圳市智达鑫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卓尔悦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开发红外遥控器和配套的电视机顶盒遥控接收电路,以及电子烟产品的设计开发。2010年开始创业,创建深圳市富玛仕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开发生产电子香烟,公司拥有电子烟行业专利10余款,产品为根据客户需求开发的定制款,主要销往西欧和北美。2015年主导公司开始进行转型升级,新增汽车周遍配套的电子产品开发生产项目,核心产品有多功能智能电动充气泵,附带车载香薰加湿器,便携式洗车机等。电动充气泵和加湿器都拥有自己的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和不同款式的外观设计专利,尤其电动充气泵为智能微型充气泵行业翘楚。同期另设深圳市光族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设计组装自动化激光标刻机,非标激光标刻设备,以及视觉定位系统和激光切割设备的结合应用。公司多年来致力与激光应用和自动化生产服务方面的研究,为食品包装、电子五金加工制造以及金属切割方面提供多方面的技术支持。

秦万元,苏州工业园区恒星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1983年2月生,2002-2006年于洛阳师范学院,物理学院就读,201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在洛阳师范学院期间,担任新新青年中心负责人一职务,主要负责学生思想工作进网络工作,在校党委、团委的指导下,倡导并创办了河洛星尘网站,与水木清华等高校网站被评为全国十佳学生网站。参加工作期间,从事金融投资银行业务8年,最高职务博隆兴业投资公司北方区合伙人;曾作为扬子新材(002652)、润和软件(300339)等众多公司上市的项目负责人,并参与罗思韦尔并购案;后担任思杰马克丁软件有限公司(拟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一职。现今创办南斗云平台-苏州工业园区恒星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一职,公司申请软著1项,商标7类,专利一项(申请中)。

张广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预研总体部-分布式雷达信号处理室主任,高级工程师。2005-2009年就读于洛阳师范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09年7月毕业,获工学学士,同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信息工程系,2011年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进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雷达系统研发及新体制雷达预研工作,先后参与多型战机火控雷达、搜索雷达的研制工作。作为主研人员,申请航空工业集团创新基金项目1项,总装预研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荣立预先研究集团个人三等功1次。发布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检索5篇,申请国防专利10余项。

刘海洋,内蒙古农业大学实验室主任,讲师。1985年12月,河南省南阳市人,2006年9月考入洛阳师范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年,考入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2012年保送硕博连读,主要从事测试控制技术与装备智能化方面的研究;2013年-2014年,经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留学,主要从事低电压、低功耗、高精度风速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工作;2016年6月博士毕业后,工作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硕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具有无线自组网和远距离数据传输功能的土壤风蚀监测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热敏式风速传感器的研制”“可移动式低速微型风洞上的设计”“近地表无线风速廓线仪的研制”“风沙流结构分析仪的设计”“无线自组网风蚀环境信息监测系统的设计”等。研究生期间负责管理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化实验室和风蚀风洞实验室,申报师生科技创新项目1项,先后荣获第一批国家级“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资格,内蒙古自治区“三好学生”等;留学期间,代表堪萨斯州立大学参加国际农业工程学会举办的机器人设计大赛,并荣获一等奖;任教一年多期间,建立了“虚拟仿真与电子技术实验室”,申报实验室自制设备,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智能车大赛”并分别荣获二等和三等奖。近年来,参与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内蒙古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EI收录2篇,在审SCI论文1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审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主编专著1部,本科生实验指导书1部,参编本科生教材1部。参与内蒙古电力系统科学技术项目2项,发明了“输电线路高空作业走线器”和“爬升载重机器人”等。

钟结实,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1984年12月生,河南汝州人。现就职于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任立式炉事业部控制技术总监。2003-2007在洛阳师范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 2010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加入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立式炉研发团队,一直从事300mm立式氧化炉/LPCVD设备控制系统研发工作,先后参与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中的“300mm 90/65nm立式氧化炉/质量流量控制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45-32nm LPCVD设备产业化”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中的“硅材料设备应用工程”项目中的“300mm硅片立式高温退火炉的开发”项目。主导设备控制系统研发,核心课题包括:高效物料传输调度控制系统,先进温度控制技术,高精度压力控制技术,高可靠性Recipe控制技术,Interlock技术,高可配置Alarm异常处理系统,AGC系统,300mm SEMI标准实现等。以发明人身份申请专利19篇,其中授权10篇。项目设备的成功研发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设备稳定性及可靠性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已初具规模,初步实现了300mm集成电路生产线的市场化应用,进入了国内市场,填补了国内产业空白。对我国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物理学

王笑,湖南大学教授。河南南阳人,2004年获洛阳师范学院物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学位,导师朱星教授;2012年获得德国图宾根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导师Alfred J. Meixner教授。2013年至2016年在图宾根大学物理与理论化学研究所工作,担任课题小组组长,进行教授资格预备,并承担多门课程教学任务,作为负责人获得青年研究基金资助。2016年7月至今为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教授,湖南省百人计划,湖南大学岳麓学者。王笑教授长期致力于高分辨近场光学成像及在纳米光子学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实现在室温和大气环境下9纳米的横向光学分辨率和约1纳米的纵向光学分辨率,大大推动了纳米尺度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近年来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在Nano letters, ACS Nano,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ngewandte Chemie,Laser Photonics Reviews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30余篇论文,系列研究成果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德国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基金多项。科研方向主要研究纳米光学,高空间分辨远场及近场光学显微镜,针尖增强拉曼光谱,非线性及超快光谱学等,涵盖基础研究,实验仪器创新和在实际材料上的应用。

焦宏飞,同济大学博导,副教授。河南省巩义市人。现为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9进入同济大学攻读研究生,200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光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同济大学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主要从事光学薄膜的设计、制备、检测及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于2011年4月博士后出站后工作于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多通道滤光元件的研制,期间参与了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计划“新型集成窄带滤光片技术研究”。2007年在加拿大女皇大学Kevin Robbie课题组对“雕塑”薄膜和高光学性能薄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除高性能光学薄膜之外,主要从事高功率激光薄膜元器件的研制工作,针对国家的重大需求,为国家大型激光装置提供核心光学元器件。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开展高损伤阈值激光薄膜的研制工作,阐明了电场诱导缺陷损伤的物理机制,提出了利用人工缺陷获得薄膜定量损伤规律的方法,发明了集基板抛光和清洗、薄膜制备等于一体的激光薄膜器件全流程定量化制备新途径,发明了去除缺陷的定量化单元技术和抑制缺陷电场增强效应的控制技术,制备出神光III装置用Pick-off反射镜、机载激光测距装备用发射目镜等系列高损伤阈值激光薄膜器件,满足了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和武器装备等多项国家战略的需求。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XX专项、军口863项目等纵向课题7项,发表Optics Express, Applied Optics等10余篇SCI检索文章,获得授权专利10余项。获得2015年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四)。

赵建果,洛阳师范学院副教授。2000-2004年,就读于洛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物理学专业,2004-2009年,就读于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7月-2011年11月,受聘于洛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任讲师。2012年4月至今,受聘于洛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氧化物半导体基材料(主要包括纳米纤维、纳米粉体和纳米薄膜)和多铁材料的铁磁性和光学性质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项目1项,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项,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河南省科技厅项目5项。获得河南省科技厅优秀论文贰等奖2项,叁等奖1项。以第一发表SCI论文20余篇。

常聪明,兰考县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兰考县人,2000年9月至2004年6月在洛阳师范学院物理系学习。2004年8月至今在兰考一高任教,中学高级教师。工作以来,敬业负责,成效显著。先后获得兰考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兰考县骨干教师、开封市优秀班主任、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优秀辅导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在中学生数理化上发表论文10余篇,2009年至2012任兰考一高校务办公室主任,2012年至今任兰考一高副校长,负责兰考一高教学工作,兰考一高近几年高考成绩稳步提升,连创佳绩。

张长征,郑州松社图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编辑。 2001级物理系本科毕业生。2004.12-2013.7在《中学生学习报》社有限公司工作,任责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办公室主任;2013.7参与创办河南掌讯传媒有限公司,任营销总监、副总经理。公司是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拥有软著十余件,与省内众多地市的党报媒体集团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为十余家地市日报社及行业报社提供了全套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并参与联营。公司成立之初拿到了天使轮投资,目前尚处于平台建设期与投入期,公司与上市公司人民网的创投部等机构签订有FA协议,正在积极进行A轮融资;2016年3月任郑州松社图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松社是河南省重点文化企业,是本土的标志性独立书店,河南特别是省会郑州的著名文化名片,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部门高度重视公司的发展。目前公司拥有1家旗舰店、2家连锁店,经营总面积1200多平方米。在创办三年多时间内,松社书店先后举办讲座达330余场,邀请到了众多国内外学者、作家、艺术家与广大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其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7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52位、省级文联主席、作协主席7位、中国作协副主席2位、港澳台作家学者12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43位、国际文学艺术家8位。松社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河南日报、郑州日报、河南电视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关注。2016年3月荣获“2014—2015年度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7年1月荣获郑州市“十佳实体书店”。2017年荣获河南省十佳实体书店,进入新闻出版总署国家项目库。

陆晓曼,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二研究所、武汉保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河南洛阳孟津人,1983年4月出生,2008年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毕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工作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二研究所,贵金属材料事业部,现任光伏事业部项目经理,负责光伏电站项目开发、建设工作。2010年,负责公司新产品开发及原材料,带领团队研发出集光伏发电与幕墙功能一体化的BIPV产品,当年应用于江西省体育馆,为当时国内领先技术,申请发明专利一件。2015年1月,创办武汉保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经营光伏电站建设、运维,光伏产品开发及贸易等工作,年营业额6000余万元。

苏耀恒,西安工程大学副主任、硕导,副教授。现任理学院应用物理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2000年进入洛阳师范学院物理系学习,2005年考入重庆大学物理学院攻读理论物理硕士研究生,于2012年获得重庆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3年到西安工程大学理学院工作。主讲本科生《大学物理》、《固体物理》及研究生《计算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导论》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强关联电子系统、自旋电子学等。在 Phys. Rev. B,Phys. Rev. E,J. Stat. Mech.,J. Phys. Soc. Jpn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0余篇,被引用6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

王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1983年8月生,河南商丘人。2003年9月进入洛阳师范学院物理系物理学专业学习。2007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攻读研究生,硕博连读,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光学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工作,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近红外光谱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研究,将光谱检测技术应用到农业和化工行业,针对企业需求开发了肥料在线检测仪器,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针对农业育种需求,开发了籽粒高通量检测系统和元素快速光谱检测系统;同时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合作开发便携式近红外检测仪。近年来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企业创新重大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A类等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发明专利7项。

代海洋,郑州轻工业学院硕导,特聘教授。1982年8月生,河南省睢县人。2001-2005年于洛阳师范学院物理学专业学习,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5-2010年于四川大学核技术及应用专业学习,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0年7月任教于郑州轻工业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13年评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同年聘为郑州轻工业学院三级特聘教授,2015年评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功能材料及正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围绕典型的多铁材料(BiFeO3、CuFeO2、GdMnO3等),利用正电子湮没等技术手段研究了材料的结构、缺陷特征、局域电子结构等微结构及电磁性能,探讨了材料物理性能与微观参量之间的关联规律,得到了影响材料物理性能的关键微结构控制因素,对材料多铁物理机制的理解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资料,为正电子湮没技术用于多铁材料的研究提供实验例证。目前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郑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项、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1项;在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Ceramics International,Applied Physics A等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2项。


 
  • 洛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版权所有
  • 地址:中国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
  • 邮编:471934
  • 电子邮箱:wlxy@lynu.edu.cn
媒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