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热血在盛夏的七月沸腾。洛师学子怀揣“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信念,背上行囊,扎根广袤的田野、投身火热的基层。他们用实践之“行”,书写青春之“卷”,在服务奉献中淬炼成长,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光芒!
洛阳师范学院问礼书院3号学生社区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永信班成员组建“永信传薪火,红韵润童心”暑期实践队,先后走进新安县铁门镇陈村小学、城关镇城关一小、汝阳县刘店镇昌村小学,开展“讲演革命故事,沁润童心红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紧扣“理论铸魂、情景育人、实践赋能、帮扶暖心”四大脉络,不仅让红色基因在互动中浸润童心,更展现出青年一代的时代担当。
实践队将本土革命先烈事迹、地方党史大事件等融入互动环节,精心设计18个红色问题,孩子们在问答间筑牢“知史爱党”的思想根基。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一恒博士以《铭记历史,牢记使命》等主题开展理论宣讲,当少先队员抚摸红旗一角时,80年前的烽火与新时代的少年梦产生强烈共鸣,爱国情怀与担当意识在心中悄然生长。活动中,孩子们还拿起画笔,将心中的英雄形象、红色场景描绘在画纸上,以此表达对革命先辈最纯真的敬意。

学生积极参加知识竞赛

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一恒博士开展理论宣讲
实践队员创新形式,开展红色情景剧演绎。原创情景剧《信仰的力量》让韩钧将军的不屈精神跃然眼前,《半条被子》的方言演绎则让“人民至上”的理念可感可知。革命精神在掌声中跨越时空,成为连接历史与童心的精神纽带,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年代红军与群众相互依存、患难与共的珍贵情谊。

实践队员表演情景剧《半条被子》
队员们开展“廉洁小课堂”,实践队员以校园生活为蓝本,自编了廉洁相声,以幽默诙谐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情节,将廉洁理念巧妙融入其中,在欢声笑语中向同学们传递崇廉尚洁的价值观,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小学生展示绘画成果
此次活动以“理论+情景+创作+帮扶”的融合模式,让红色教育从单向灌输变为沉浸体验,让廉洁理念从抽象概念化为日常行动。青年学子用青春力量激活红色资源,孩子们则以童心承接革命薪火,共同书写着“红色基因代代传”的生动篇章,彰显了新时代青年与少年在传承中成长、在担当中前行的深刻意义!

实践队员合影
责任编辑:张会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