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半夏将至寻“半夏”

浏览量:105 日期:2021年05月26日 09:15

都说“豫地无闲草”。信阳地处我国南北交界、大别山脚下,中药材资源丰富,猫爪草、息半夏、丹参等在业内有口皆碑。

但光有资源还远远不够,怎样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帮助农户“土里生金”?从2018年7月被省科技厅任命为河南省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息县)团长以来,信阳农林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教授陈琼一直在思考和解决这些课题。

工作中的陈琼 师喆 摄

既是“陈教授”,更是“陈大姐”

息县盛产半夏,作为河南省的道地中药材,这里的半夏个大、色白、粉性足、质坚实,有“息半夏”之美誉。但半夏种子贵、种植难,一亩种下来,成本就得上万元。

上任伊始,陈琼天天走村串户,拎把缠满胶布的小铲子,每到一片地就挖几下。服务团采集了大量标本,摸清了不同区域半夏的亲缘关系、生长特性和品质情况,开展起科技服务更加有的放矢。

3年来,陈琼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之余,深入息县60余次,累计开展科技服务120多天,最多时一星期就往县里跑了4趟。

“她不怕苦不怕累,手把手地教,讲得又细又好懂,俺们咋能不满意呢!”关店乡建民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的陈勇说。

前两年,陈勇想尝试一下新品种,从外省买了不少半夏种子,却不慎感染螨虫。“1斤种子就得20多元,要是遭了虫害,连本儿都保不住。”陈勇愁得不行。

地里的半夏长势正旺 师喆 摄

外地半夏和息半夏品类不同,陈琼先用低毒量的药尝试了两次,效果不明显。陈勇心里着急,埋怨陈教授“为啥不下猛药”。

“老弟别急,我们啥样的高浓度农药没有?但国家对农药残留量有标准,不能为了一时利益啥都不顾了。”经过反复研究,陈琼很快帮他解决了虫害。

眼见地里的半夏长势旺起来,陈勇悄悄地把称呼改了:“陈大姐,啥时候再来,我请你们吃饭!”

服务团整日东奔西跑,陈勇到底没请成客。但他凭借从服务团学到的技术,逐渐成了乡里的半夏种植大户,带动周边几十户人家一起种植半夏,如今已形成了上千亩种植规模。

既要“送技术”,更要“送产业”

种植采收的水平上去了,但大部分农户仅靠销售原生态药材,收益并不高,陈琼就琢磨怎么搭建产业链,让农户增产又增收。

服务团的11名成员,都是信阳农林学院各个专业的教授专家,分属中药材栽培、病虫害防治、成分分析、制剂加工、中药炮制、产品开发等不同领域。“我们这一个团,就相当于一条产业链。”陈琼笑道,“我可不是一个人在‘打天下’。”

“陈教授对我们简直是一条龙服务。”河南息半夏药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金平介绍,企业成立初期,搭建大棚、安装设备都遇到过问题,陈琼就请来学校园林专业的老师和河南羚锐制药公司的专家来指导;息半夏种子短缺、品种繁杂,陈琼又带着学生们进行半夏脱毒苗组织培养,用科学方法对息半夏进行纯化、优化,再将培养好的脱毒苗送到息半夏药业公司的育苗基地繁育。

图片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在实践过程中,陈琼带领服务团逐渐摸索出“高校科研+公司生产+农户种植+学生创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2019年5月,息半夏药业公司顺利通过中药饮片生产许可证验收,投产当年产值就达9000万元,带动400余人就业,其中就包括数十名信阳农林学院的学生。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实现对口专业就业,助力本地经济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信阳农林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段鸿斌说。

这个5月,陈琼依然忙得脚不沾地。她一边指导学生毕业答辩,一边照常开展科技服务,还要跟着市里组织的考察团赴安徽亳州等地考察中药材产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到南阳考察时,强调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信阳的中药材资源同样丰富,我们要好好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把大别山中药材产业的品牌打响,为乡村振兴尽一份力。”半夏长势正旺,农户口中的“陈大姐”正在田野大地上,精心撰写“人生论文”的每个篇章。(河南日报记者 师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