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5)”河南省
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项目小学数学班
(第二期)
导读
名师指导
学员交流
结业典礼
学员心得
11月25日考察复兴学校
雪后的复兴
小朋友们在上手工课
小朋友的板书
数学交流(张喜峰)
11月25日下午张老师首先从网友呼吁女数学“滚出”高考谈起,指出目前人们对数学学习的误区和**态度,接着从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的一张画报,日本人看出油田的各种信息从而一举中标指明了数学确实是有用的。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需,学会作学情分析和预测,最后张老师中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了自己读一数学教学的感悟
1.如何上好数学课
2.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关系
创设情境的误区及思考
11月26日上午参观博物馆
博物馆前合影留念
洛阳市悠久的历史文化深深吸引了学员

宝贵藏品
王众杰主任开“座谈会”
11月26日下午王众杰主任开展座谈会,学员们谈了这段时间的收获感想和一些心得体会,并提出了自己关于培训过程中的一些思想和建议。
通过动手操作促进思维活动(任院玲)
11月27日下午我们邀请到了来自西安的任院玲老师,任老师重点讲了以下四个方面,学员们受益匪浅。
1.动手操作对于思维活动的作用
2.动手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对于动手操作后有的认识
4.通过动手操作促进思维活动的有效策略
学员们与老师交流沟通
智慧课堂的课例分享(宋燕晖)
11月28日上午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来自北京的宋燕晖老师,宋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她在智慧课堂方面的经验。
1.愉快且有收获
2.师生共同发展
3.40分钟没白活
4.关注可持续发展
探究未知,活化已知,充满生机,学生兴趣得到激发,探究的欲望会得到激活,知识的社会价值会的得以体现,学生会体验到求索的愉快和求职的快乐,师生的智慧之花会在互动与对话中绽放
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罗新兵)
11月28日下午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来自、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罗新兵老师,博士、教授。罗老师讲了以下三方面。
一,应对知识爆炸的策略
1.学习时间的扩展:课内外学习相结合
2.学习方式的变革:教会学习新的学习方式
二,创新意识的培养
数学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使教学有利于学生和国家发展,现在国家最需要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培养。想到了大部分人想不到的就是创新。鼓励学生积极地、多角度地思考;给学生提供表达和展示自己想法的机会;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或者做法;对学生的行为应给予积极的评价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1.数学能力:知识掌握、思维训练、经验积累
2.核心的数学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几何直视、统计推理
3.数学活动经验积累案例:①计算教学②面积教学(从“数”到“算”的思维过程)数学经验的积累蕴含着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方式,两类知识:关于知识的知识,获取知识的知识。③正比例函数教学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作用及其应用。
漫谈教师说话艺术(席争光)
11月29日上午我们邀请到了席争光老师。席争光老师首项通过视频告诉学员:礼仪是行为的艺术
一,语言是门艺术
1.教师的语言应指向生命状态:教师上课,首项要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没有坦诚平等、尊重的生命意识,无论如何不能很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生命欲望。(教师不要背着学生走,而是应该陪着学生走)
2.教师的语言应该真诚:通过教师真诚的互动,培养孩子倾听的能力。①教师要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②站在儿童的角度去发现问题。现在的课堂总体来说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师生、生生活动中不断生成心得知识。具有最常见的方式是以问题来推进课堂,但是我们设计的问题有很大的局限性,知识课堂失去了生命力。
教师的评价语往往引导课堂:不一样的说话就是不一样,老师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虽然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一定有个度的把握,这个度就是教师语言的艺术性。
做一名专业的数学教师(张红利)
11月29日下午我们邀请到了洛阳市洛龙区教研室的教研员张红利老师。
张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的简单经历,进而拉近了与各位小学数学老师的距离,提出了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做一名专业的数学教师。
张老师本节课分为四部分介绍
一,心在哪里,方向就在那里——做一名又准备的数学教师,根深才能叶茂。
张老师首先提出问题:小学数学是什么?数学教什么?数学怎样教?接着,他给出了很多数学案例,让学员们从案例中自然明白以上问题。分享教学案例是分享自身的感受,让学员们明白数学教学中 最重要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让学生学会理解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各数学符号产生的完整过程中,学生才能学好。
二,心在哪里,行动就在哪里——做一名有智慧的数学教师,出奇才能致胜。
教材研读,学生关注,对学生学习、对课堂的关注要更进一步的提高。
三,心在哪里,舞台就在哪里——做一名有自信的数学教书,破茧才能成蝶。
做一个教师,要多一些兴趣,多一些关注、多一层反思、多一分坚持。

信息化给教育带来了什么(孙少辉)
11月30日上午我们邀请到了孙少辉老师。
孙老师首先扫二维码进入信息化4G了解、沟通、学习交流平台,体会数字化对生活、教育带来的改变。通过大量的文件、图片、动画,给学员们展示未来教室的设计蓝图,移动终端带给教学改革性的改变,虚拟仿真设计,职业模拟变化体验,未来教室、学校、教室角色如何转化,3D打印技术应用于课堂,从而打造体验式设计课堂。
国内教育地区间差异,今天的教师与学生不生活在未来,现在教师必须接触新生事物,了解新生信息技术,QQ、微信的参与式必要性信息化的,网络传输的力量之大,对资源获取促进当代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意义,要有信息技术应用的意识,积极主动利用信息手段解决问题。
建成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如何提升信息一事,获取资源的各种形式,“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南李北魏”成名大师的名言,爱与不爱均有被爱的一方说了算,爱的最高原则,也是残酷的原则。
考察新学道书院
老师们在拍摄新学道校园文化
11月30日下午我们去洛阳新学道书院考察学习,该校重视对孩子国学文化的培养,开设戏曲、武术、书法等课堂,全面培养每位同学的综合能力。小朋友们上课很活跃,课堂气氛也很好。
席争光老师的思维训练课
小朋友门的手工作品
考察新校区
12月1号上午,王众杰老师带领学员们去新校区参观,到后杨继真老师首先向大家讲授了网络研修课程的安排。接着王老师带领大家共同观看了洛阳师院宣传片,“洛师新起点,华彩新章程!”
在回来的路上,王老师和学员们一个个上台唱歌,表演做最后的告别,希望这15天的学习使各位老师都有所收获。在回到自己的岗位以后能利用这段时间的收获更好的开展自己未来的教学工作。各位老师也祝愿我们洛阳师院明天更美好!
编审人员
编 辑:继续教育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主 编:王众杰 张 丽
执行主编:常水珍 黄绍龙
编 委:张国利 黄绍龙
责任编辑:王鹏伟 崔志鹏 胡亚丽
日 期:2015年12月 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