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师院首页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习心得】习近平同志引领经济社会改革心得

发布时间:2016-12-28     责任编辑:      来源:     浏览次数:

     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引领中国经济拨开迷雾,实现缓中趋稳、稳中蓄进的发展态势,也向世界传递出坚定的发展信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坐标上,2016年无疑是极为关键的一年

    改革目标确定以后,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开始,是一个事关经济改革成败的大问题。习近平认为,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由问题倒逼产生的,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繁重,因此,必须选择一条合适的改革路径。

    首先,经济体制改革要走适合国情的道路。习近平深切地知道,每一个成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都与其历史传统、发展水平、文化环境、价值信念、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有机结合。他在2013年8月27日同塞尔维亚总统会谈时指出,中国漫长动荡史带给社会对国情的理解和对稳定的珍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浪漫的愿望不等于现实,浮躁和脱离国情的极端主张是对改革的干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艰难困苦,今天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探索找到的,深深植根于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牢牢立足于本国的国情。因此,经济改革必须立足本国国情,不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经济发展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应该根据本国国情选择发展道路,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坚持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识、注重深化改革的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各项改革, 既不会削足适履,也不会照抄照搬。

    其次,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习近平认为,经济体制改革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最后,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习近平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因此,光有人民群众的热情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正确的引导。中国改革堪称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是人类历史上涉及人数最多、经济改革当量最大、全球影响最强的巨大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其中所蕴含的逻辑与规律亟待更深入的认识。

 

 

编/杜梦雨

文/桑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