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人物风采>>正文
郭爱和的三彩人生
2018-11-02 13:23 汪振军    (点击: )

10月27日中午我驱车到洛阳,吃过午饭,下午参观了洛阳老城丽景门及小吃文玩一条街,特别仔细地观看了郭爱和先生创办的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

10月28日上午在洛阳师院参加产学研暨校友代表大会,会上遇见了郭爱和先生并合影。晚上,我把合影的照片发给高雄飞老师,高老师回复:“喜见晚生补天裂,洛师才俊竞风流。”

我和爱和都是在高老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对于老师的称赞,我们实不敢当。我们只是在弘扬中原文化方面做了自己应该做的,能做的一点儿事。这一切与高老师的栽培和引导是分不开的。对此,我们应该心存感激!

高雄飞老师是我和爱和共同的老师,我是洛阳师专82级中文专业的,爱和是83级美术专业的。那时高老师还在洛阳师专工作。在学校时,高老师教我们中文班的逻辑课,他的课很受欢迎,一门枯燥的逻辑课能让他讲得风趣生动。他是河南大学77级政教系的高材生,学识渊博、思维敏捷、视野开阔、讲话幽默,在哲学、美学、艺术方面造诣极高。课余时间常到他住处学习,听其高论,受益匪浅。后来,我分配到义马矿务局中学当老师,高老师借到义马出差的机会专程到学校看望我,对我是极大的鞭策和鼓励。以后多年,我和老师各自东西南北,少有联络。我离开义马去了云南读研,工作,后来又读博,到郑大教书,他则南下调到广州的暨南大学,当了宣传部长、社科部主任、教授,指导过新加坡大专辩论赛,因口才好,被誉为“暨南铁嘴”,前几年退休,常来河南,于是又有了一些联系。

高老师有个爱好,喜欢收藏钧瓷、汝瓷,对河南陶瓷深有研究,我因为这些年研究河南文化产业,对钧瓷、汝瓷、官瓷和三彩也有所涉及,两人便有了共同话题。高老师之所以喜欢钧瓷和汝瓷,是因为当年他作为知青插队在汝州,所以接触到了汝瓷和钧瓷,后来,在洛阳师院工作,也对洛阳三彩非常了解。我和高老师曾访问过钧瓷名家阎夫立工作室,阎老师对高老师的见解非常佩服。高老师对钧瓷与汝瓷的收藏和研究涉及众多窑口和名家,对其历史、沿革、风格、特色如数家珍,同时,对其发展现状又有自己的思考,见解超群!

在与高老师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他曾多次提到过郭爱和,对爱和的三彩艺术推崇有加。以前,因为专业不同,我与爱和并无交集,只知道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做三彩,在洛阳师专做壁画和瓷版画,那时我在义马,但已经对唐三彩多少有点了解,不知从什么途径,偶然得到一幅火凤凰的三彩瓷版画,到现在还放在家里。2014年,由高老师牵线,我和爱和在郑州金桥宾馆匆匆见了一面,他送了我他的作品和画册。他做得不错,现在已经成为这个行当的名家,获得了很多荣誉和称号。如今说起洛阳三彩,郭爱和肯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洛阳三彩是洛阳文化的重要符号,谈起洛阳文化,除了龙门、关林、白马寺,就是牡丹和三彩。洛阳三彩在历史上就很有名,今天人们常说的“唐三彩”就是它最为辉煌的时期,其实其它时期也有三彩,如汉、南北朝、宋、辽、明、清。三彩不仅是洛阳文化的瑰宝,而且也是中国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一部三彩史,其实就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国文化发展史。依此可以证明洛阳的历史文脉和文化地位。

但是这一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依然需要挖掘、整理和传承。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洛阳唐三彩达到极盛时期,火车站周边的大街小巷都在卖唐三彩,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唐三彩成了洛阳最赚钱的行业之一。然而,盛极而衰,洛阳唐三彩逐步走入低谷期,许多人也离开了这一行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洛阳三彩进入了它的复苏期,随着国家文化政策的引导和文化传承热的兴起,不少人又开始从事这一行业。现在虽然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三彩热不能相比,市场也没有那时火爆,但却进入了一个理性发展期,火爆之后的冷静,沉寂之后的崛起,洛阳三彩再出发,又有了新面貌、新气象,焕发出新的生机,传承与发展并举,洛阳三彩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如今的洛阳三彩有几个响当当的人物,一个是高水旺,走的是高仿路线,其作品有高古之风;一个是李学武,走的创新路线,研制出了立体牡丹瓷;一个是郭爱和,走的是艺术路线,作品色彩绚丽,独树一帜。

郭爱和生于1964年,从小受父亲和二哥的影响,爱好美术,1983年考入洛阳师院美术专业,1986年毕业留校。自1986年始,30多年来,郭爱和心无旁骛地致力于洛阳三彩艺术的探索、研究和创新。

1986年郭爱和创立壁画工艺研究室,1994年成立天旗工艺有限公司,2012年创办的三彩艺术馆升级为“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成为洛阳首批被国家认定的民营博物馆。

也许是秉性使然,也许是专业教育影响,郭爱和的三彩之路一开始就和别人不一样。上个世纪80年代,当大家都在做三彩马和三彩骆驼的时候,他潜心研究平面三彩和三彩壁画。1992年郭爱和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设计的一套十二生肖,成为洛阳三彩的经典产品,至今已经畅销20多年。1998年为珠海景区创作的长达17米,高2米的三彩壁画《法界源流图》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佛教陶瓷壁画。而真正让他名声大振的是2010年为上海世博会创作的《国之中·城之源》,这幅壁画紧扣世博会河南馆“中国之中、城市之源、文明之根、中原崛起”的创意主题,围绕一个“豫”字,将河南的文化元素及符号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幅作品成为他“洛阳三彩”的代表作,它将工艺和美术、历史传统与现代创造熔于一炉,赋予其神奇又神秘的组合艺术张力。这幅作品让郭爱和一举成名,受到省内外和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郭爱和深入研究河洛文化、中原文化、中国文化,提取其经典符号和意象,创作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艺术作品。如唐代文化系列《唐风》《唐韵》《仕女》《唐马》、河洛文化系列《周器礼乐》、《世界遗产龙门石窟系列》《卢舍那大佛》《洛神》《飞天》、乡土中国民俗文化系列《布老虎》《门神》、中国文化系列《甲骨文》《中国人》《中国马》等。我们可以把这些具有历史传统又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叫作“河洛风”、“中原风”、“中国风”。这些作品已成为洛阳三彩文化的代表,成了洛阳文化、中原文化、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媒介。看三彩,知中国。他的艺术作品以绚丽多彩的新面貌开启了洛阳三彩文化的新时代。

这几年郭爱和的作品我看了很多,虽然没有合适的机会与他交流,但感觉他努力的方向是对的,走的路子是对的,他的探索是有成绩、有价值的。洛阳三彩既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文化传统。作为洛阳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走到今天,要想超越前人是十分困难。走复古路线,即便做得再像,再逼真,那也只是古人的翻版,是一种文物复仿。我们不否认文物复仿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历史文化需要传承,要做出原来的味道也是不容易的。一个时代,总要有那么一批人能够将历史文化经典和精品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这是一件恢复和重拾历史记忆的工作。但在今天,洛阳三彩既要传承,更要创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今天的洛阳人、洛阳艺术家,应该有这个使命,这种责任感。我们需要立足时代,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作品,对前人和后人有个交待。因此,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也只有发展和创新,拿出高水平的作品,才能占领艺术的高地,文化的高地。

以此来看待郭爱和的探索,他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成绩。

第一、他提出了“洛阳三彩”的概念,突破了原来“洛阳唐三彩”的概念,将三彩文化在时间维度上和历史链条上上下延伸,形成了渊源有自的三彩文化序列。这一代表性研究成果体现在《中国洛阳三彩》一书中。

第二、他提出了“三彩”是“多彩”概念,这对“三彩”的概念是一个解放,大大拓展了“三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当代“三彩”创新提出了理论和现实依据。

第三、他为三彩艺术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三彩艺术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媒介,它承载与传播的既是历史文化也是当代文化。郭爱和潜心研究、深入挖掘,精心挑选进行“现代性转化”和“创造性转化”,为弘扬河洛文化、中原文化、中国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第四、他在三彩艺术形式上作了大胆的探索。郭爱和克服了三彩釉色调配和烧制方面的技术难题,提出并实践了“釉中彩”的概念。特别是“新三彩工艺”通过窑变,把中国绘画的晕染和西方油画的色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新的视觉效果。艳丽的色彩配以高透明的、高流动的釉料,将三彩带进了新的时代。他作品的题材、主题、造型、釉色,共同构成了他的艺术世界和艺术境界,可谓独步当代,如果说别的三彩作品是可以复制、模仿、替代,那么郭爱和的三彩作品则无法复制,无法模仿、无法替代。

第五、他以一种新的经营理念,让洛阳三彩走出了洛阳,突破了狭隘的地域限制。他以文化产业作先导,将产品与日常生活创意相结合,积极开发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文创产品。同时,采取新的宣传和营销策略让产品占领市场,提高其认知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现在洛阳有他的博物馆、产学研基地,开封等地有他的实体店,各种展会上也都能看到他的洛阳三彩艺术产品。

第六、他创建了洛宁罗岭爱和小镇,将三彩艺术融入艺术小镇,将乡村建设融入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爱和小镇有浓重的乡土情结,它是以“乡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这里不仅囊括了三彩艺、窑洞、土屋、红灯笼等中国味道,还用艺术展厅、露天观景台、“缸文化”小径构建了现代艺术元素,加上自然的地理优势,以及蓝天、白云、阳光,构成了人们理想中的“乡村风情小镇”。

在我的印象中,过去的爱和总是留着一头长发、卷发,颇有艺术家的气质。今天见到的爱和,却是一头短发,身穿布衣,一副休闲模样。难怪高雄飞老师看了照片开玩笑说:“爱和的发型一换,像扫地的老汉。”我则觉得,与他绚丽的三彩艺术相比,如今爱和身上更多的是朴素低调。这种强烈的反差使我想起苏轼写给他侄子的一段话:“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苏轼《与侄书》)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对于爱和来讲,绚丽也许只是他的外表,朴素才是他的本真,这一回归,何尝不是一个人的超越和大气!

汪振军,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文化产业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本文写于 2018年10月30日)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
邮编:471934
电子邮件:tzb@lynu.edu.cn
帮助
建议使用ie8以上
chrome、firefox、safari 5+ 浏览器
360、腾讯浏览器采用极速内核
版权所有
豫ICP10005974号
媒体
校园微博  校园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