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洛阳师范学院委员会主办
学校主页
首页 > 正文

王怡斌:知行合一,勇于创新,青春逐梦,不负韶华!

发布时间:2018-12-29 作者:杨淑琪 吴颖瑛

他以书为伴,墨香处处吐芳华;他才思敏捷,能言善辩明是非。知行合一,勇于创新,青春逐梦,不负韶华。回归生活,品一杯青茗,淡看尘世浮华,他就是本期青人物王怡斌。

曾获2018年“创青春”浙大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优秀奖,2018年“创青春”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特等奖,河南省第四届“卓越杯”辩论赛优秀组织奖,洛阳师范学院“十佳杰出青年”等荣誉。

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

工作中的王怡斌,一丝不苟,踏实上进。在担任法学与社会学院就业创业办副主任期间,他曾带头组织洛阳师范学院校园招聘会及企业专场招聘会20余场、洛阳师范学院互联网+五院联赛1场、“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2场、职业规划大赛1场,服务学生近千余名。与此同时,他还努力做好助理团及各班级干部每个月的考核工作、会议记录考勤工作等基础的日常工作。“今日事,今日毕”是王怡斌一以贯之的行事准则。

在当今这个科技发展迅猛、竞争激烈的时代,王怡斌清楚地知道,只有把自己打造成为具有创新思想的新一代大学生,才能在今后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创青春”浙大双创杯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王怡斌所在团队的项目《法护“未来”——为助农村未成年人阳光成长》以河南省特等奖的资格入围国赛并斩获铜奖。他在项目中负责答辩,赛前做足了知识储备,并根据竞赛方案一遍遍的进行模拟训练,才有了他在答辩与演讲环节的优秀表现。最终,逻辑清晰、从容自信,凭借出色的切入点设计方案的他,不负学校的期望,协助团队成功摘得国赛铜奖。

王怡斌说:“在不断参赛的过程中,提高的不仅仅是创新能力,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想法和计划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了完善。社会所需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要求拥有广阔的知识面和完善的知识结构,所以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还要扩展自己的课外知识,牢固基础才可以激发更多的创新。

此外,对王怡斌而言,支教也是一次意义重大的选择。难懂的方言,泛黄的井水,甚至需要斜躺着睡才能容得下的小床……这一切的一切,在孩子们露出笑容的那一刻都不足为患。他说,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将一些文具、字帖、练习册送给这里的孩子,当作给他们的第一份礼物,看着他们如此开心,我们也发自内心的感动。对于一名支教志愿者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被需要、被感动。短短的支教活动中,这种幸福却是如此真切。“支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从刚开始的不适应,到慢慢适应,又到最后的习惯。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再去经历一次。”

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发现世界

王怡斌创建了自己的公众号,名为“享来享趣”。何为享来享趣,有分享,有乐趣,有梦想,有感动。他经常在公众号里分享一些随笔、观影和阅读感受,用来记录思考。“外面纷扰如此,我们无力改变。我们可以做的,或许是尝试在如此浮躁的环境中沉下心来,做些值得我们去做的事情,该做的事情,最起码应该对得起‘求和’二字。但愿我们都可以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努力,毕竟我们的努力,时间都可以看得到。”

阅书,读己,追随心灵净土。王怡斌常思考我们为什么而阅读。“一篇好的文章,其必然是在深思熟虑、反复打磨之后锻造出的结晶,有充足的时间沉淀,以至于越酿越香。而阅读让我们活得更加真实、更加明白 。”

只有在一个人旅行时,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想象中的宽阔。王怡斌在假期用了48天的时间,一个人从洛阳出发,一路走遍乐山、成都、重庆、贵阳、安顺、六盘水、湛江、海口、琼海、博鳌、三亚等城市。“一路向南,一路行走。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走完一遍忽然发现其实两者不必要刻意去比较,或许书即是路,路即是书。”

在书中看遍人生百态,在旅行中追寻自我内心。给自己一段时间,去远离尘嚣,沉淀自我,放眼去看世界,“享趣”自在人间。旅行途中的思考与感悟,值得揣摩与记录,王怡斌也用他的方式诉说着,比如兴趣来时作游记小诗一首:

薄雾轻踏黛眉山,微风戏摇静心潭。

奇峰巧夺将军寨,繁花枝闹云顶园。

叠嶂思恋天使吻,云海醉叹汤黛恋。

最是人间好时节,良辰美景四月天。

“如果有时间,不妨继续翻几页书,博观、厚积;如果有时间,不妨少玩点手机,虽然手机可以阻挡无聊,却也阻挡了无聊所能带来的好处。”




5782


责任编辑:王志新 张菲

上一条:陆佳佳:愿做星星之火,点亮无悔青春 下一条:刘梦阳: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

关闭

友情链接:
洛阳师范学院

Copy-right 2005-2022 共青团洛阳师范学院委员会

团委微博
团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