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洛阳师范学院委员会主办
学校主页
首页 > 正文

罗舒畅:坚持就是最美好的开始

发布时间:2018-11-21 作者:文/刘怡

她是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级新闻学班的学生,她是《河南日报》农村版的实习生,她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奖项,她是“学然后知不足”的践行者,她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她是同学心中的高颜值学霸。她就是,罗舒畅!

初入大学,罗舒畅像大多数学生一样,也曾懵懂迷茫,但她谈到:“大一感到迷茫很正常,如果无法立马找到准确的奋斗目标,那也请大家不要浪费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保持一种上进的状态就很好。”

课堂上,她认真听讲,积极提问,主动交流。正是这样的沟通,极大地锻炼了她的思维逻辑和表达方式,为她日后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奠定基础,也逐渐地培养出了自信心。课后的她,尽可能多的抓住学习机会,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每一个任务,也因此,学习成绩稳居班级第一。与此同时,课外的实践活动也没有落下,只要时间允许,她就去聆听各种讲座,报名参加各种竞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热衷表达和交流的她,利用自己的性格优势,顺势而为,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谈及学习,我们发现新闻学专业的她,除了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外,有关英语比赛的荣誉也数不胜数。问及原因,她说正是课堂上的一次次发言,练就了她流利的口才,更增加了她的自信。“大三这一年,我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无论是在遣词造句,还是在语音语调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提升,我想这一定离不开前两年的刻苦积累。”英语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困扰,罗舒畅建议:“今天学到的新单词、新表达,当堂课就用它造句,英语学习最怕没有语境。既然学了,为什么不用?平时一点一点、一个一个的积累起来,在某一个时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当惊喜来临时,你一定会感激这些平时的小积累。”

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感受。大三一年,学院的课程安排都是实践课,罗舒畅就专注于实践。

她带领组员拍各种各样的作业视频,她说道:“虽然现在再看那些作品,可能水平不是很高,但更多的是乐在其中。能和组员一起经历一些事情,是一件很甜蜜的事情,而它带给我的成就感,也是无可比拟的。”组长这个位置带给了她很多温暖和满足。

大三寒假,罗舒畅到《河南日报》农村版实习,体会到实习生活与校园生活颇有不同。在那里,首先是要突破思想上的难关。作为实习生,会面对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不过她及时调整,主动适应。谈及实习经验,罗舒畅总结为:一是学习要有针对性。“我刚进报社时,师傅是个民生新闻记者,师傅让我看报纸,我就老老实实的把每个版面都看了一遍。后来师傅让我第一次写新闻时,我就傻眼了,民生版面的新闻怎么写呢?我想抓住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忘了自己是个职业小白,如果我把看所有版面新闻的精力集中于只看民生版,那我当时一定不会傻眼了。不要急功近利,认准一个目标稳扎稳打。”二是要多领域尝试。罗舒畅后来的师傅是位跑时政新闻的老师,跟随这位老师,她深刻地认识到了不同类别新闻的写法大不相同,这打破了她之前的所有想法。三是要刻意锻炼临场反应能力。“遇到大场面时,不能自乱阵脚,更不要把自己比作弱者,做弱者就提供了逃避的理由。只要敢去做,敢去尝试,就能使视野更加开阔。”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在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的一些竞赛时,罗舒畅给同学们的建议是:不要抱侥幸心理,裸考是行不通的。虽然有些可以侥幸通过,但并不光荣,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次次裸考的成功会形成自大的心理,养成不可取的习惯,未来遇到需要凭真本事竞争的时候,因为没有建立自律的机制,可能就会尝到苦果。面对考试,事先还是要做好充足准备,既然决定参加,就不要放弃学习的机会,学习永无止境。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扎实练好基本功,利用学校里轻松的氛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益无穷。”






上一条: 曹钦:勇做青春逐梦人! 下一条:郭伟:凡心之所向,定当全力以赴!

关闭

友情链接:
洛阳师范学院

Copy-right 2005-2022 共青团洛阳师范学院委员会

团委微博
团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