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读经典】《堂吉诃德》读后感

编辑:   阅读:次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7日 00:00


——理科一班马一璠

当读到《堂吉坷德》这本巨著时,便爱不释手,以骑士为题材的小说深深吸引了我。尤其是堂吉诃德与桑丘这两个形象生动有趣、栩栩如生。他们趣味的谈论与奇妙的故事让人感到滑稽可笑。但更多的,我感到的是铺于文字下的悲哀。

这本书的主角我认为是堂吉诃德与他的仆人桑丘共有的,他们仿佛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堂吉诃德是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因看骑士小说入迷,自命游侠骑士要游遍世界助强扶弱,维护公正与道义,实行他所崇尚的骑士之道,单枪匹马,与仆人桑丘出门冒险,历经了许多有趣的事,但最终却一事无成郁郁而终。

最初读到这本小说时,我为堂吉诃德的滑稽和桑丘的趣谈而忍俊不禁。因此我最初看到的堂吉诃德是一位疯癫可笑的骑士。但继续下去时,我感受到堂吉诃德所处社会的悲哀,这也开始让我思考社会的内蕴。堂吉诃德对桑丘说过:“桑丘,让他们尽管叫我疯子吧,我还疯的不够,所以得不到他们的赞许”。堂吉诃德仿佛从被讽刺的对象成为了讽刺者。是啊,正因为他与现实社会不符,才令他人觉得他疯得无药可救,是这样吗?我倒觉得堂吉诃德具有一种超然于社会的无畏精神。他是疯子吗?也许是,但只是与那些“清醒的人”疯的种类不同罢了。我们也会因为其不现实的理想而感到可笑,但在笑话他时,我也感受到了淡淡的可怜,他这么执着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受到嘲笑也不以为然,“傻乎乎的”去踏这虚假的路。英国作家约翰生说:“堂吉诃德的失望招的我们笑他的时候,自己心里明白,他并不比我们更可笑”我想我们也许与他们有相同点,我们会为自己的理想去努力,有时长的云云走的路不对或对我们的目标而嘲笑,我们是否会坚持?但同样我也想,究竟是对还是错,像唐吉坷德一样郁郁而终,还是开辟新的道路呢?唐吉坷德选择了坚持而不理睬他人的嘲笑,我认为不管结果如何,想要做的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坚持下去至少可以因此而充满乐趣,这是我从他身上感受到的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

唐吉坷德的形象是复杂交错的,他的疯癫可笑的其中的一面,但他的可笑的疯癫似乎是体现在用骑士之道来讲的,严肃而理性分析的时候。但同时这也体现了他所有的美好品质。无可非议,唐吉坷德有理性讲道德,征着没有判断的理性和道德观念。而他的仆人也象征这没有理性和想象的常识。这两者的结合就是最完整的智慧,唐吉坷德具有强大的想象力和道德观念以及理性,以至于撇开了感觉,以自己的想象行事,这才让他可笑,但实际上,这一点也是应该受人钦佩的。所以当我看到唐吉坷德与桑丘意见的争执的时候,听从的是桑丘,但是往往更尊敬的是唐吉坷德。

唐吉坷德情愿牺牲自己,一心想要实现一个与现实所不容的理想,所以既可悲又可笑。我猜想塞万提斯--《唐吉坷德》的作者,写作的目的不是要笑声,而是为了讽刺,为了那些看不到荒唐文字地下的泪水。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慢慢寻到这感人的而伟大的思想感情,叫人失笑有叫人下泪。联想到上面所述,他更愿产出强暴或者组织罪恶,可是作者使人们感到无法实现的无奈。唐吉坷德追求的正义,是他羡慕却使他成为人们口中的疯子,狼狈不堪,跟进一步说明,这确实是社会世事的可悲与可笑造就了唐吉坷德。所以他的崇高志愿成为了可笑的梦。令我感到现在的自己所处的环境的这种复杂性。但是唐吉坷德宁可舍弃性命,绝不放弃理想,有不可动摇的信念,在他身上存在着一种永恒而普遍的必须是我我们至诚努力经历磨难才可以换到的东西。

最后,我还是要思考堂吉诃德是英雄还是疯子,是可笑还是可悲可敬。从客观上讲,他是个疯子,却也可悲可敬;同时作者在主观上批判他,写其可笑。这也就让我们感觉到了开怀大笑后心酸同味。我想着作者的嘲笑也有着对自己的身世艰苦的悲哀。他记得的确是一个疯子,但社会中看到的许多人与他一样疯,看到自己和他的相同之处,桑丘的傻也是如此。读完之后,对这个荒唐可笑的文字底层,我产生了许多许多的社会与人生思考,这便是我读完本书后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