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师范学院“校长杯”课堂教学大赛方案

校发〔2019〕97 号

2020年05月28日 16:11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及新时代全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四个回归”,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学校决定举行“校长杯”课堂教学大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原则

(一)坚持“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管”原则,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多措并举打造一批“金课”。

(二)坚持“全员参与,全程培育,全面评价”原则,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培育一批“四有”好老师。

(三)坚持“教书育人,师德化人,立德树人”原则,引导广大教师更好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自觉接受师生的监督,适时公开参赛教师成绩。

二、参赛条件

各教学单位从事一线教学教师均可参加,原则上不限制年龄。近五年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参加:

(一)违反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 号)相关条款者;

(二)发生教学事故 1 次及以上者;

(三)年度考核不合格 1 次及以上者;

(四)年度教学质量考评不合格 1 次及以上者;

(五)其他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学校课堂教学大赛组委会认为不适合参加大赛者。

校长可根据各教学单位初赛推荐情况,直接提名若干名符合参赛条件的复赛人员。

三、赛程安排

“校长杯”课堂教学大赛每两年举行一次(届),具体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

(一)初赛

由各教学单位组织实施,各教学单位在初赛基础上,按照本单位参赛教师 5%-10%的比例推荐参加复赛。

(二)复赛

由学校课堂教学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实施,按照学科门类分组进行复赛,每位教师只能参加其中一个小组的复赛。复赛各组类的前 30%进入决赛。

(三)决赛

由学校课堂教学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实施,决赛亦分组进行,最终成绩前十名即为“校长杯”课堂教学大赛奖获得者。

四、比赛内容

(一)比赛内容

1.教学设计和教案

参赛教师需提供 1 套本学期(或本学年)主讲课程的教学大纲和 2 个章节(每个章节 1 学时)的教学设计和教案。

2.现场教学

参赛教师现场讲授,讲授内容不含序言(前言)、习题等部分。参赛教师先说课,再模拟授课,最后回答评委提问。

(1)说课。参赛教师口头表述所选章节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重点突出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理论依据及创新之处。

(2)模拟授课。参赛教师针对所选章节自选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模拟授课。参赛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制作 PPT 等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自行携带教学模型、挂图等教学用具。为保证师生互动效果,可安排学生配合模拟授课。

(3)评委提问。根据课堂教学展示情况,评委重点围绕课堂教学理念、组织、实施与效果进行提问,参赛教师回答。

(二)评分标准

按照大赛组委会制定的评分标准执行。

五、奖励措施

“校长杯”课堂教学大赛奖获得者,每次 10 人,每人均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奖杯和奖金10万元(税前);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时,加 30 分;可直接申报教学为主型专业技术职务;直接入选参加省级以上课堂教学相关比赛的候选人;可优先申报省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六、组织实施

(一)学校成立“校长杯”课堂教学大赛组委会,校长任组委会主任,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大赛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制定大赛章程、实施细则和评分标准。同时成立评审专家委员会,负责具体评审工作。

(二)各教学单位成立“校长杯”课堂教学大赛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本单位初赛实施方案,组织初赛,负责大赛申报人的资格审查、推荐和初赛工作。

(三)大赛由教师发展中心、纪委办公室、工会办公室、教务处、人事处、信息化中心等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