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赵冬生副书记在国际教育学院全体教职工会议上作了《教师在大学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的理论宣讲。
赵冬生副书记首先阐述了大学发展的内涵,认为大学发展包含人的发展、文化发展和精神发展三个方面的内容,文化发展是途径,人的发展是目标,精神发展是大学发展的最终归宿。在大学发展中,积极开展文化建设,构建大学发展的文化底蕴是大学决策者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要通过构建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大学文化,实现文化教人、文化育人的目标;大学发展要服务于人的发展,服务于师生的全方位发展,最终实现带动整个社会精神的发展。
他指出,作为大学发展的核心要素的人,既是大学发展的推进者,又是大学发展的最后目标,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
从学校的范畴看,教师是大学教育的中枢。在大学的决策体、实施体、教育受体的三位一体模式中,作为实施体的教师群体在系统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国家大学教育理念、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学校大政方针的执行部署最终都要落实到行止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身上,再经由教师的教育行为最终体现于教育受体—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大学最重要的文化传承功能,也要靠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实现。这就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时刻意识到自己肩上所承载的义务与责任,在教学的同时,潜心教育研究,无论于行为还是精神,都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实现大学的精神发展。
赵冬生副书记最后指出,教师与教师之间要构建学习与研究的共同体,要发挥不同的研究专长,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应构建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大学为人师者,首先要是一名严师,对学生要有严格的专业要求,要在严格的专业训练过程中使受教育者学有所获、习有所得;大学教师还要努力做学生的益友,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称兄道弟,而是有眼神的默契,心有灵犀一点通,在精神的高度和谐中寻求教学相长,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