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优秀征文:耕耘心田,播种智慧 ——记全国劳动模范朱慈源老师
一支粉笔,承载着四十余载含辛茹苦的教书生涯;满园桃李,释放出对春蚕蜡炬无私奉献的最崇礼赞。他用自己四十八年的坚守,开创“听、说、读、写、议”“五字教学法”,完成了语文课堂由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的颠覆性转变;他怀着最真挚的热爱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爱国之心传递给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他便是全国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朱慈源老师。
“走钢丝”的开拓者
该如何更好地教育学生呢?这是贯穿朱慈源教育事业始终的一个问题。仅仅做一个“讲师”是万不可行的,于是,他决定开创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五字教学法”,即听、说、读、写、议。这在当时的教育领域是一场重大的变革。此时的朱慈源虽已投身教师领域多年,且成为了河南省优秀教师,但在完善这一教学方法的道路上,朱慈源走得并不轻松。
朱慈源面临的问题中最重要的便是毕业班上课方式的改变。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若是教学方法改动不恰当,那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从以自己讲课为主,到“课文里有的不讲,课本里能找到的不讲,能自己查资料找到的不讲”,朱慈源知道,自己这是在钢丝上跳舞。但他从来不是轻言放弃的人。为了解决学生积累不足的问题,他要求学生养成“说”的习惯。为了激励学生,他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反复练习诵读的停顿、节奏,给学生树立榜样。疑虑并没有成为阻挠他革新教学方法的绊脚石。若是不成功,那也是对中国教育事业的重大尝试!当第二次全省模考结束之后,朱慈源的心情比学生还要忐忑:教学改革的成绩能及格吗?
当出成绩的那一刻,朱慈源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全省第一!那一刻,一切的艰辛与酸楚都化作了两行清泪。
随着朱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技巧的不断打磨,他的课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校长前来观摩。
“劳模”的起始
从一位普通教师到成为全国劳动模范,这对朱慈源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初涉教师领域,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工作远远不止教好学生这么简单。学校没有足够的老师,他便一个人担起三个高中班的教学,还得承担班主任的责任。但在那个时代,班主任是没有津贴的;不仅如此,伴随着国家大政策的出台,他们这些年轻力壮的青年教师在结束了白天的教学工作后,还要深入工厂,对年轻工人们展开扫盲运动。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是朱慈源并没有任何的怨言。
朱慈源是河南商丘人,而他所任职的五中在洛阳。每逢暑假的时候,许多同僚都离开学校回家了,可年轻的朱慈源却主动留下来改试卷。批改卷子的时间是七月份,是天气最热的时候,条件非常艰苦。那时学校里没有空调和电扇,而这份额外的工作甚至没有报酬!因为这些原因,很少有教师愿意假期留校批卷。而朱老师愿意服从命令、任劳任怨,一部分原因是他对于党的教育事业的热爱,但更多的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不辜负自己的梦想。一年又一年,他将责任背负在自己的肩上艰难前行。或许,这就是他心目中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有的模样。正是这样的精神使年轻的朱慈源一步步成为国家劳动模范。但对于朱慈源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他只是在为了自己育才图强的理想而不断奋斗。
“育才图强”的梦想
朱慈源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热情是从何时开始的呢?这一切要从他的小学时代说起。他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述了中国屈辱的近代史。满清的腐朽令他震撼与不解,而国家的动乱不堪经历了百年仍未结束,这让他深感迷茫:如何才能救中国呢?书中的一篇课文《詹天佑》给予了他启示:如果国家有十个、百个、甚至成千上万个像詹天佑这样的人才,是不是就不用像现在这样,忍受着西方列强的打压,发展处处受限?
于是,年少的朱慈源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有了自己的理想:育才、图强!如何实现这个梦想呢?他想到了答案:成为教师,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去培养像詹天佑这样有能力的爱国人才!
怀揣着这样的理想,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中学的学业。填报志愿时,“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俚语回荡在他的耳边。教师待遇低、工作累——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自己的理想便是育才图强啊!是要让中国彻底摆脱这落后的境地!朱慈源毫不犹豫地把所有的选项都填上了师范院校。
最终,青年朱慈源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洛阳师范学校,毕业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现在,他第一次站在自己儿时理想的台阶顶端,仰视着眼前新的高山——现在,他要真正实现儿时的理想。
“为师者”言
墙上斑驳的痕迹、堆放在风扇一侧的热水瓶……一切都是那样的质朴、纯洁,像是回到了五十年前。已经八十四岁的朱慈源先生看着自己满箱的荣誉勋章、证书,一行热泪不自觉地流淌了下来:“我虽然是一名平凡的中学语文教师,但我的一生都无怨无悔地献给了教育事业,我热爱我的事业,也爱着那群可爱的孩子们。看着他们不断成长,离开我的身边,走向更大的世界,我很欣慰。所以,回首往事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没有虚度这段年华,我活出了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