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声声响中原——记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理论宣讲中原第一人刘道兴
年复一年,风尘仆仆,千场演说,悉获荣彩。日复一日,口吐莲花,好评如潮,声名卓著。他操着浓重的南阳口音,气定神闲,胸有成竹,不紧不慢做着各种报告,一张口,便是掌声雷动,一招手,便是笑声一片,一言一语,振聋发聩,魅力四射。
他的报告,信手拈来,娓娓道出,言浅意深,语重心长,诗意葱茏,妙趣横生,诙谐活泼,雅俗共赏,令人深思,令人动容,令人叹服,令人油然而生对他的崇敬之情。听他演讲,如入宝山,珠光宝气,无处不在,电光石火,随处可见,美轮美奂,美不胜收。他就像一只百灵鸟,飞翔在中原大地,凡有井水处,皆有他清脆嘹亮的声音。
如今,他已退休,但听他讲课仍然需要提前两到三周排队预约。他就是被河南广大干部群众称为理论宣讲中原第一人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河南省优秀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河南省两大国家级发展战略主要操刀人、省委理论宣讲团主力成员刘道兴老师。
几十年前,在南阳市淅川县的穷僻山沟,一颗渴望知识的心在“土房子、土桌子、土凳子”的环境里孕育。开谁也没有想到,这颗心会长成绿茵,还将清凉播洒四方。
“我的父母一个字也不识,但是他们知道,家里只要有一点儿办法就应当让孩子读书。”母亲常对他说,只要学校还有老师上课,就你一个人你也去。他也确实做到了,在最混乱的那两三年里,教室几乎没人,但他一直是班里的“全勤生”。直到1977年,高考重启的政策颁布,他成为当年全县四个本科生之一,逐渐走向更为开阔的世界。
“我知道是时代、教育和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他时常为此感动,不停自问:为什么不能让像他一样的农村孩子们都能多读几年书,都能上大学。自此,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教育状况,让更多孩子靠受到良好教育改变命运,成为了他的追求。
“但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他深知自己必须要解除大家的思想困惑,启发更多人重视和探索教育。因此他开始长年奔走于全省各地,每年做超百场的创新理论宣讲。十几年下来,他的宣讲内容也已不仅仅局限于教育,还延展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
他做得多也做得好,名声逐渐在广大干部群众里传开,2008年中宣部把他的事迹总结后作为典型进行推广,文中赞誉他为“中原第一讲”。
“实践出真知”
从1991年到现在,他的足迹遍布河南十八个市,近一半的县,几十个乡镇,数不清的村。他的听众既有省 级领导干部、地厅级处县干部,也有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农村妇女和庄稼汉,几乎每个人都觉得“听他的 课是一种享受”。其实,这很大程度缘于他扎实的调研。
1996年底,他来到河南省社科院工作,将解决河南学生上大学难等问题作为自己第一个研究课题。“我有自身特殊的经历和长期的思索。”他不抱怨政府,不从资料堆里搬用别人观点,而是自己亲自带队在国内外高校调研。多年来,他奔走于各地高校,不断向有关部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经过几十年的奔波劳苦, 2011年他终于出版专著《教育投入的革命》并在各地宣讲,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年间,省里派他驻村,他便深入群众,实地探查,只为探究新形势下驻村与历史上“四清”、“社教”、搞运动的根本区别到底是什么。在走了上千条路,熬了无数个日夜后,他终于得到了“回报农民,反哺农业,扶持农村”的新研究成果,这与四年以后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不谋而合。每次实地考察都是灵感的源泉,每次交流沟通都是心灵的触动,他通过亲身经历感知这片土地,所得自然真实真挚。
”不要成为天上人,脱离了地面。”刘老师告诉我们,若将自己封闭在象牙塔中而远离实践,永远不可能为人民谋福祉。
“真情拨心弦”
作为“中原第一讲”,刘老师极受欢迎。在省委组织部举办的乡村干部轮训班上,安静的会场时不时传来抽泣声。直到休息时乡党委书记找来才知道,大家听到刘老师讲述应理解和善待基层干部时,真切感受到被尊重,感激他说出了自己多少年不曾言语的心声,这才难掩落泪。他在获嘉县讲县域经济发展,结束后全场几百人齐刷刷地站起来,用热烈的掌声送他走出礼堂,掌声持续了几分钟,而刘老师则转过身向大家深鞠三躬这才离开。
2019年他在安阳继续教育学习网做空中课堂,底下评论清一色是“很震撼”、“接地气”、“太精彩了”。他在大学作报告,没想到会后这些学生竟自行组织起来去社科院请他再做一次宣讲。诸如此类,他不讲大话空话,只用百姓话讲百姓的愿望,让听课对象觉得听他的课是种享受。
“不负好时光”
“过去多苦哇,现代中国给你们这一代人打下的基础、创造的条件十分难得,”在我们问到对青年在奋斗历程上有什么建议时,刘老师朝我投来期许的目光,“青年一定要对党和国家发展充满信心,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这是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指明的道路。
这一代人有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条件,青年人只需要脚踏实地,奋力去干。”他说我们是被赋予了责任的一代,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生逢其时,亲历时代的波澜壮阔。所以,青年人该将信心化作坚定的步伐,踔厉奋发,光耀赤红血脉。
虽然现在刘老师已年至古稀,但时间并没有夺走他的活力,他仍然行走在河南的山河桥路上,奋力发光发热。但他还是他,一只扎根在厚土的金话筒,传递着党和人民的最强音。
我是主播黄一婷,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