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1.秦永超:男,汉族,1978年11月生,河南临颍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院长。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洛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理事、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副主任、河南省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副主任、洛阳市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洛阳市政协智库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福利、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主讲《社会福利思想》《社会政策》《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等课程,其中,《社会福利思想》被认定为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等省部级教科研项目7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在《山东社会科学》《理论探索》《理论月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论文10余篇。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奖1项,洛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

2.马艳霞:女,汉族,1974年5月生,河南偃师人,中共党员,教授,武汉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直属党支部书记,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先后荣获2023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河南省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首席专家、“2018年首届洛阳市优秀青年社科专家”、“ 2012年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2014年洛阳市文化宣传系统首届‘四个一批’理论宣传人才”、“2014年洛阳师范学院第三届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公共文化、图书馆学。主讲《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概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等课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洛阳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投入模式研究》1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5篇,其中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3.聂飞:男,汉族,1982年1月生,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副院长。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政协第十三、十四届洛阳市委员会智库专家、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推荐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发展与社会政策。主讲《国家公务员制度》《组织行为学》等课程。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党政研究》等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教育部及省级项目6项,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地厅级优秀成果奖。

副教授(博士)
4.柳春光:男,汉族,1977年2月生,河南灵宝人,中共党员,副教授,兼职律师,黑龙江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理事、河南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洛阳仲裁委仲裁员、政协洛阳市委员会智库专家、洛阳市法治督察员、洛阳市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洛阳市政府立法专家、洛阳市洛龙区政府法律顾问、瀍河区委法律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格权法、侵权责任法、婚姻家庭法。主讲《民法学》《民法总论》《物权法》《企业与公司法》等课程,其中,《民法学》被认定为洛阳师范学院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物权法》被认定为洛阳师范学院校级课程思政样板课。参与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等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完成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一般研究项目、河南省社科联课题、洛阳市社科规划项目等地厅级科研项目6项。在国家权威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学术交流》《黑龙江民族丛刊》《辽宁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论文6篇。获得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洛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5.李华伟:男,1969年11月生,河南商丘人,中共党员,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洛阳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高校社会实践教育专家,河南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智库专家,河南省社会工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洛阳市志愿服务培训指导专家。主讲《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治理、志愿服务、公共文化等。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人民论坛》等刊物发表核心期刊10余篇,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主持地厅级项目7项,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参编著作3部,曾获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优秀志愿者、洛阳市首届十佳优秀社会工作者、洛阳市优秀志愿者、洛阳市文明市民等荣誉称号。

6.季琳:女,汉族,1986年2月生,河南三门峡人,中共党员,副教授,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博士,现任法学与社会学院社会工作教师党支部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主讲《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区工作》《社区矫正》《社区志愿服务》等课程,其中多门课程为校级一流课程、思政样板课和“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主持完成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等省级、地厅级科研项目近20项,公开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奖2项。

7.张如海:男,汉族,1971年3月生,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中共党员,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硕士,法学副教授,河南省教学标兵,北京大成(洛阳)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洛阳市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法律教学和法学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公司法,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5篇,主持完成科研项目18项,参编法学教材2部。所教课程商法学被评为2022年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

8.石红伟:石红伟,男,汉族,1972年8月生,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副教授,企业合规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成(洛阳)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洛阳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合同法、侵权法、企业与公司法、金融法。主讲《民法》《商法》等课程。参编教材有《物权法》《保险法》《侵权责任法》和《房地产法学》。主持省市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20多篇。目前担任中共洛阳市委法律专家库成员、洛阳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

9.陈艳风:男,汉族,1980年10月生,湖北荆州人,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法学硕士,河南省法学会理事,洛阳市行政法学会理事。主讲《法理学》。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1项,地厅级项目3项。在《法律史评论》《法律方法》《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CSSCI(集刊)2篇。获得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二等奖1项,洛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

10.王磊:男,汉族,1979年12月生,陕西宝鸡人,中共党员,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现任洛阳师范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副部长(副处长)。河南省高校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先进个人,河南省高校科研管理先进工作者,洛阳市中青年社科专家,洛阳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专家库成员,洛阳市法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国际法治,主讲《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国际法》《外国宪法》等课程。荣获河南省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洛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持完成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地厅级科研项目12项,校级重点教改项目1项、一般教改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参与编写著作2部。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河南省综治工作研究专项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河南省社科联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洛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1.安连朋:女,汉族,1984年3月生,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讲师,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工社会学、老年社会学。主讲《个案工作》《社会组织管理》等课程,参与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地厅级项目10余项,在《理论月刊》《社会工作》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12. 孙聪:男,回族,1987年11月生,河南洛阳人,民革党员,讲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史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法律史、比较法和数字法学。主讲《法理学》《法律职业伦理》《外国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等课程。主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1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洛阳市社科规划等地厅级项目6项。在《Finance Research Letters》《中西法律传统》等专业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曾获2024年度洛阳师范学院优秀教师,2023年度洛阳师范学院建言献策先进个人,2022年度民革洛阳市委会优秀党员等荣誉。

13.刘奇:男,汉族,1991年12月生,湖南娄底人,中共党员,讲师,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博士,现任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法学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史、法理学。主讲《中国法律史》《法理学导论》《资源检索与论文写作》等基础法学课程。主持河南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社科联项目等地厅级项目4项,参研重庆市社科规划重大项目等3项,参与建设法治文化示范基地3个,在《西南政法大学学报》《人民法院报》《中西法律传统》《贵阳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14.张小莉:女,汉族,1986年12月生,河南郸城人,中共党员,讲师,山东大学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发展社会学、家庭社会工作。主讲《外国社会学理论》《社会统计学》《中国社会学史》等课程。主持完成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等地厅级项目4项,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江淮论坛》《南京社会科学》《社会工作》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15.肖静:女,汉族,1981年9月生,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讲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政治与治理。主讲《中国政治思想史》《公共行政学说史》等课程。主持以及参与河南省级项目4项,主持以及参与地厅级项目10余项。主持以及参与省级项目4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以及一般刊物论文10余篇。

16.张杰:男,汉族,1978年1月生,河南省新蔡县人,法学博士,讲师,兼职律师,现任法学与社会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心主任,兼任河南省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洛阳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被聘为洛阳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洛阳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政协第十三届洛阳市委员会智库专家、洛阳市委法律顾问团成员、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洛阳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库专家、洛阳市法学会第一届法律咨询专家、漯河市法学会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北京盈科(洛阳)企业合规与风险防范研究中心专家顾问等。曾主持或参与多项省部级、厅级课题研究,在《刑法论丛》《法治研究》《检察日报》等期刊报纸发表10多篇论文。曾获“优秀教师”、“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实验室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17.范志勇:男,汉族,1978年2月生,河南灵宝人,中共党员,讲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兼职律师,现任法学师生联合党支部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主讲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课程。博士论文曾荣获第四届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参与国家级、省级项目5项,主持地厅级项目 6 项,先后在《法学杂志》《行政法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18.牛牪:男,汉族,1978年10月生,河南洛阳人,讲师,吉林大学刑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主讲《法社会学》《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中国司法制度》《犯罪学》等课程。主持河南省检察院理论研究课题1项,执法与司法制度创新相关横向课题2项。在《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太平洋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7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4篇。

19.章群:女,汉族,1975年3月生,江苏连云港人,讲师,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兼职律师,洛阳师范学院刑事司法与矫正研究(工作)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律师实务,司法制度。主讲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及实务、刑法等课程。曾主持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级和省市课题六项,在核心期刊《河南社会科学》《学术论坛》《学术界》《人民论坛》《前沿》发表论文七篇。在CN期刊《长春大学学报》《河南科技大学学报》《湖北警官学院学报》《河南警察学院学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20.李节:女,汉族,1991年6月生,河南南阳人,讲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现任河南省法理法史学研究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制史。主讲《中国法制史》《西方法制史》《西方法制思想史》等课程。参与国家社会科学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2篇。

21.张顺周:男,1972年2月生,河南洛阳人,讲师,清华大学经济史博士。主讲《统计学》《统计应用》《公共文化政策与法规》《国外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与借鉴》《国际经济法》等课程。发表CSSCI期刊论文1篇。主持洛阳社科规划项目3项。

22.陈力源:男,汉族,1995年1月生,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讲师,郑州大学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政府治理与绩效评估。发表CSSCI期刊论文1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篇,普通CN3篇。

23.郭竞帆:郭竞帆,男,汉族,1996年10月生,河南偃师人,中共党员,讲师,澳门科技大学刑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刑事立法、比较刑法。发表学术论文4篇,参与项目2项,学术论文获天津市法学会科技法学分会优秀论文奖。

24.张倩:女,汉族,1987年10月生,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讲师,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博士。主讲《民事诉讼法》《证据法》《模拟法庭》等课程,其中《民事诉讼法》被认定为校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主持完成河南省社科联、洛阳市社科联等地厅级项目9项,发表论文10余篇。

25.亓静飞:女,汉族,1990年5月生,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讲师,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商法。主讲《民法总论》《债法》《破产法》。主持及参与完成校级、厅级课题10余项。

26.赵雨皓:男,汉族,1988年2月生,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讲师,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主讲《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小组工作》课程。主持完成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6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7项。在《就业与保障》《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酿造》等期刊发表论文10篇,发表EI来源期刊论文1篇。获得洛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

讲师
27.刘玉峰:女,满族,1987年8月生,辽宁沈阳,中共党员,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刑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主讲《刑法总论》《刑法分论》《法律诊所》等课程。主持完成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综治项目、河南省大学生就业项目、洛阳市社科规划项目、洛阳师范学院教改项目等教科研项目14项。在《北京警察学院学报》《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28.赵雅琦:女,汉族,1982年10月生,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讲师,法学硕士,德国汉堡大学访问学者,兼任第十四届、第十五届、第十六届洛阳市人大立法顾问、孟津区委法律顾问、伊滨区法律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经济法、法学教育。主讲《知识产权法》《经济法》等课程。主持或参与省级、地厅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论文2篇,CSSCI1篇。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河南省教育系统“七五”普法先进个人、河南省“百名普法宣传大使”。

29.陈洪娇:女,蒙古族,1985年8月生,内蒙古兴安盟人,中共党员,讲师,兰州大学法学硕士,现任洛阳师范学院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社会法学。主讲《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等课程。在《法学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9篇,主持、参与教育部、河南省及洛阳市科研项目11项。曾荣获“第十六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老师(省一等奖)”等荣誉称号,指导学生参加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国家级“铜奖”。

30.曾芳钰:女,1988年1月生,湖北宜昌人,讲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法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法、文化遗产法。主讲课程有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曾主持立项多项地厅级科研项目,获得科研成果奖,并具有法律实务工作经验。

31.王静毅:女,汉族,1984年6月生,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讲师,高级社会工作师,四川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现任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河南省“教学标兵”、洛阳市优秀社会工作人才、洛阳市社会工作协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主讲《社会保障概论》《社会行政》《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培训》等课程。主持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等地厅级10余项。在《学理论》《劳动保障世界》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与应用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2项、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全国社会工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河南省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 “积途杯”全国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技能大赛预赛一等奖1项以及河南省高校2022年社会工作案例大赛特等奖1项。

32.韩颖娟:女,汉族,1992年12月生,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讲师,中南大学硕士。洛阳市第三届社会工作人才、洛阳师范学院“双师型”教师、校级优秀教师,具备二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专业证书,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社区服务、社区治理、司法社会工作等。主讲《社会工作概论》《志愿服务概论》《老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技能训练》等课程,其中《社会工作概论》被认定为校级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样板课。主持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1项、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河南省社科联等地厅级项目近10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市政府采纳报告1项;参与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等省部级教科研项目5项。在吉林人民出版社参与出版著作2部,在《社会与公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长期在检察院、医院、社区等开展社会工作实务服务,荣获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一等奖2项,洛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社会服务实践技能大赛三等奖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获得河南省案例大赛特等奖1项,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教学成果大赛二等奖1项,2024年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奖1项。

33.卫小怡:女,汉族,1994年11月生,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讲师,南京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社会福利,主讲《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伦理》《社会问题》《和谐社区模拟访谈》等课程。主持和参与地厅级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得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1项、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洛阳师范学院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项。

34.谷高科:男,汉族,1983年4月生,中共党员,讲师,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硕士,现任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骨干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服务、公共文化、社会责任。近年来主持、参与多项公共文化课题研究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度设计。主讲《社会学概论》《文化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等课程。

35.刘奎汝:女,汉族,1984年1月,河南驻马店人,中共党员,讲师,洛阳师范学院“双师型”教师,河南大学行政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政府、乡村治理、就业指导。主讲《数字政府治理》《就业指导》等课程。近三年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地厅级项目10余项,个人及发表北大核心1篇和CN学术论文5篇。获得河南省社科联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学生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省级奖项4项。

36.胡泽平:男,汉族,1979年8月生,河南潢川人,中共党员,讲师,苏州大学管理学硕士,现任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行政管理系教师,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基地)社会服务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分析。主讲《领导科学与艺术》《人力资源管理》《文化资源学》等课程。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教育部青年资助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2项,主持完成河南省社科联、洛阳市社科规划项目3项,协助完成文旅部司、河南省文旅厅、地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等横向课题多项,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4篇、其他CN论文多篇,参与编撰《河南省公共文化蓝皮书(2020、2022)》著作2部。获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1项,获校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工会会员多项。

37.崔凯:男,汉族,1975年1月生,河南开封人,中共党员,讲师,北京师范大学伦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伦理、工程管理伦理。曾被评为校级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和优秀党员称号。主讲《行政伦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心理学》《公文写作》等课程。主持完成河南省社科联项目2项、洛阳社科联项目2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其它中文期刊5篇,参与编写教材1本。

38.冯雪:女,汉族,1986年11月生,河南安阳人,中共党员,讲师,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年社会学,主讲《专业竞赛培训》《社会工作概论》。主持、参与完成省部级、地厅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

39.张东艳:女,汉族,1984年6月生,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讲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社会治理、人力资源管理。主讲《管理学》《沟通理论与实务》等课程。主持完成河南省软科学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项目1项,河南省社科联项目多项,洛阳师范学院教改项目多项。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比赛获得河南省一等奖1次,银奖1次。在《农业经济》《经济与社会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数10篇。获得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河南省社科联调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洛阳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40.高慧鸽:女,汉族,1982年12月生,河南许昌人,中共党员,讲师,南京理工大学行政管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基层治理。主讲《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实务》等课程,其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被认定为校级一流课程。主持地厅级项目十余项,获地厅级成果奖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参编教材一部。在《人力资源管理》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荣获洛阳师范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41.翟小会:女,1980年3月生,河南洛阳人,讲师,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硕士。主讲社会研究方法、经济学、公共文化服务典型案例分析、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等课程。主持完成多项省级和地厅级科研项目。其中省级科研项目两项:河南省城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体系研究(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7BZH005,2021年10月结项),河南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绩效评估研究(河南省软科学项目232400410128,2025年6月结项)。发表论文多篇,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方向论文4篇,其中核心论文两篇:基于文化治理理论的“三维”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框架构建研究 (发表于《领导科学》),需求管理、文化治理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创新(发表于《学习论坛》)。发表SSCI论文一篇,《Emotional Labor and Empathic Concern as Predictors of Exhaustion and Disengagement in College Teachers》。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获得三金一银二铜好成绩。

42.尹苹苹:女,汉族,1983年12月生,河南洛阳,中共党员,讲师,西南财经大学行政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财政、乡村振兴、公共文化。主讲《公共经济学》《行政组织学》《管理学名著选读》等课程,获得过洛阳师范学院“文明教工”、法学与社会学院“优秀导师”等称号,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主持与参与地厅级项目若干项。

43.齐燕:女,汉族,1982年12月生,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讲师,西北大学行政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治理,主讲《行政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会议组织与管理》等课程,参加、主持多项省部级、地厅级项目,在《领导科学》《广西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洛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荣获特等奖。

44.冯会玲:女,汉族,1980年8月生,河南漯河人,中共党员,讲师,云南大学行政管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公共政策、基层治理。主讲《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等课程,其中,《政治学原理》被认定为洛阳师范学院一流本科课程。主持完成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洛阳市社科规划项目、洛阳师范学院教改项目(党建项目、一流课程)等10余项,在《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前沿》《教育与教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得洛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45.朱晓航:男,汉族,1988年10月生,河南邓州人,中共党员,讲师,现为洛阳师范学院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综合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文化,主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公文写作》等课程。参与国家社科项目1项和省部级项目3项,主持完成地厅级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参与文旅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研究”等多项项目,参与设计河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作为专家考核组连续六年参与现场考核工作,参与起草《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河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21-2025)》《河南省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评估定级标准》《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十五五”规划》等。

助教
46.石玉娟:女,汉族,1994年5月生,河南周口人,助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主讲《社会政策》《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等课程。主持完成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

47.祁星星:女,汉族,1994年1月生,河南信阳人,中共党员,助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福利、社会治理。主讲《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理论》《人口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等课程。主持完成地厅级项目4项,校级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

48.田甜:女,汉族,1990年1月生,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助教,广西师范大学文学硕士,现任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信息服务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文化。主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主持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

行政人员
49.刘伟:男,汉族,1983年7月生,河南长葛人,中共党员,讲师,硕士研究生,现任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先后获得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嘉奖、河南省教育系统信息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50.谭音:女,汉族,1980年11月生,四川宜宾人,中共党员,讲师,硕士研究生,现任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党委副书记。

51.陈艳丽:女,汉族,1990年2月生,河南新乡人,中共党员,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硕士,现任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党政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完成洛阳市社科项目1项。

52.魏鑫童:女,汉族,1994年5月生,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哈尔滨工程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现任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教务办公室副主任。主讲课程:数据处理与统计软件应用 SPSS软件教程。先后荣获洛阳师范学院“优秀教学管理人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工会会员”等称号。

地址:中国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
电话:0379-68618271
邮编:471934
学院公众号
Copyright 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