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师院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培训纪实(十)
时间:2020年07月31日 08:54

 

身隔千里,心近一屏

——优秀助教风采展示(4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肩负青春使命,勇于奉献担当。20205月至8月,洛阳师范学院作为首批50所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高校之一,对口承担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培训任务。4月初,我校积极开展宣传和招聘志愿者的工作,经层层选拔,最终选出20名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教学能力,普通话水平二级甲等及以上,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高尚的优秀青年志愿者参加此次线上培训工作。

截止目前,我校教师教学团队已对墨玉县教师开展了两个多月的在线培训。助教老师们在与学员老师的相处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实践出真知,奉献筑青春,带你走进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培训小班-墨玉县4班助教老师魏佳慧。

 

记者:魏老师您好,可以谈一下您在这次培训中的收获吗?

魏佳慧:好的。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当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度难关。作为一名预备党员、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深知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自己肩上的责任与担当,于是我选择了加入推普攻坚的大家庭,希望能够为扶贫工作贡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与新疆老师们的初遇是在五月份,我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志愿者。那时的我内心充满了期待,同时还有些紧张与不安。我怀揣着复杂而激动的心情,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培训活动。这三个月的生活充满着感动与欣喜,也充满着未知和挑战。



在和学员老师们的第一次交流中,我尽量放慢自己的语速,在他们听不懂的地方,我就多重复几遍,用最简单、最基本的语言跟他们交流。在这样不断磨合和深化的过程中,我们的交流也更加愉快、更加顺畅。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布斯迪,培训初期,她对我说,她真的很需要这样专业的普通话培训,他们从小生活在自己的家乡,学习汉语时并不注意声调的作用,所以自己现在的普通话很不标准,希望能够多参与这样的培训,以此来提升自己。这也是我第一次在整个活动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每一位志愿者都应该做的事情。

在培训中期,由于受到之前已学习过的内容的干扰,对于一些相近的字难以区分,于是我把这些字逐一进行了整理,仔细观察每个汉字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生活中取材,帮助学员老师们进行辨析。如:如“拨”和“拔”,这两个汉字只有右半部分不同,我提示学员老师,当我们拨打电话的时候手机要放在耳边,耳朵离头发近,所以“拨”的右半部分是“发”可以和头发相联系,那么另一个不需要头发的就是“拔”,可以理解为“拔头发”。学员老师们普遍反映,以这样趣味记忆的方式进行识记,印象更加深刻了。

教学活动不是无声的讲授,而应该在交流与分享中擦出火花。在这期间让我感受最深的一次活动是我们中期开展的线上教学研讨会,三个半小时的交流和分享让我感受颇多。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表面的讲解、作业批改当中,更应该针对不同的学员老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也应该增加一些评比内容,如:一周学习时长通报、优秀作业展示等等,以此来激发学员老师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些方法都会使整个教学过程事半功倍。



在分享会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员老师们更多的鼓励,我们班的巴伊姆罕老师,在培训前期普通话基础并不是特别好,声调中一声和二声几乎很难读对,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她的发音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也会在中期每天的作业反馈中对她给予鼓励。虽然不能见面,但我会一直“在线”,距离不再是阻碍。她由一开始的不敢在班级直播课中发声朗读到最后大方地主动发言,这个过程中,巴伊姆罕老师不仅语音面貌得到了改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她自己也说:“有了一点点的进步后必须要努力、再努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次推普脱贫活动即将画上句号,但这并不是学习的终点,回顾这三个月的点点滴滴我收获了太多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未来,我仍会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在“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指引下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积少能成多,聚沙能成塔,涓涓细流终能汇成滔滔江河。我们洛阳师范学院志愿培训团队,必将牢记初心,凝神聚力;集思广益,不断创新,圆满完成推普脱贫的光荣使命。

 

撰稿/魏佳慧 邱二晶

编辑/来德强 王海峰

制作/楚向阳

审核/赵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