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挂在天空中,默默地,从不吝啬,只是尽自己的一份力,照亮人间。小草,站在山头上,默默地,从不炫耀,只是尽自己的一份力,点缀大地。
她,年纪不大,立三尺讲台,凭两寸舌笔;
她,笑靥如花,育三千桃李,经五载风雨。
她,用着自己的青春与智慧,谱写出动人的乐曲。
她,就是信息技术学院金融外包专业的蔡晓龙老师。
责任在心,学无止境
“老师跟医生不一样,医生救人,针对的是每一个病人,而老师,面对的是一群人,如果你的知识面以及素养没有达到的话,你教不好的是一群人,所以说老师的责任非常重大。”说出这句话时,蔡老师的眉目挂着几分认真与凝重。蔡老师是在南开大学读了硕士后才来到洛阳师范的。凭着对计算机的热爱,又合着金融外包在招取教师,蔡老师便安身当初的软件与信息技术学院。受南开大学的学风影响,又时常与学院一大批优秀的老教师接触,蔡老师深感自己还不够优秀,年纪轻轻便已经是硕士的蔡老师没有放弃学习。为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蔡老师总是在授课之余给自己充电,对待每堂课也是一丝不苟。“我很喜欢做笔记,而且每次授课前都会看看哪些东西比较难懂或是不太好掌握,这样上课时就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一句平凡的话语,一抹淡淡的笑,透露出蔡老师那对教学严谨的态度,以及学无止境的决心。
循序善诱,亦师亦友
“我与学生相处,就希望他们不把我当老师,而是当成朋友一般。”当被问到在教学方面有什么特别办法时候,蔡老师不假思索的说道。“每次我都会换一个学生和他谈心,问他上课都做什么,对这门课有什么看法,从而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进而改进自己上课的方法。”蔡老师说,有时候在上课时,为了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她也会在课程中间穿插一些小故事,让学生更了解,更喜欢这门课程。“这些课程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我就把课程拆分开而不是一锅端上,学生每完成一个课程目标,算你完成一个知识点,才再进入下一个专题。”这般循循善诱的教导,是蔡老师“因敌制胜”的妙诀,也是蔡老师为了学生能更好的学习这门课程而“处心积虑”的上上之策。
好一个“学贵得师,亦贵得友。”“良师益友”一词岂不是在蔡老师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
谆谆教导,衷心寄语
“不要待在宿舍,多出去走走,在学习好专业课的同时,还要多认识认识周围的人,不要到了大四毕业了连班里的人都没有认全,未来这些人很可能就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这是蔡老师思索片刻给出的寄语。蔡老师也针对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这一问题谈了很多。“手机交流无非是一种渴望社交的表现,可手机交流中表现的往往不是真实的自己,长期下来可能会造成现实中交流障碍或是不会交流。”蔡老师的话语很是质朴,但却处处都是一片真心,句句都是谆谆教导。经验源自经历,蔡老师把她多年积攒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于我们,只希望我们能在人生的路上少经历一些披荆斩棘的艰辛,多收获一份成功的喜悦。
“学生都是很可爱的。”蔡老师在交谈中说过这么一句。或是下意识的话,却把自己对教学的热爱,对学生殷切的希冀表达的淋漓尽致。
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蔡老师已毫无保留的奉献出,奉献给了她最可爱的学生,奉献给了她最心爱的教育事业。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文/王栩赞、刘玉桐)

蔡晓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