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

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就业路上,一个群体都不能落下——两会代表委员关注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13日 点击量:

“五年来,城镇新增就业6600万人以上,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刚刚过去的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1351万人,失业率为多年来最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群体就业得到较好保障。”

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两个字一共出现了23次。在肯定政府抓就业工作成绩斐然的同时,许多代表委员从就业工作难点、细节处切入,把关注的目光纷纷聚焦于新时期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妇女、残疾人等群体的就业工作,确保在就业路上不落下一个群体。

让大学生扎根在基层

“每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都非常大。”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南街道方林村党委书记方中华说,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非常多,单靠人才招聘等传统方式已解决不了问题。

一方面,高校毕业生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他们却不愿选择在基层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七顶山街道朱家村党总支书记朱朝治说,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实行“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千岗计划”等政策,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但服务期一满,许多高校毕业生变成“飞鸽”,离开了农村和农业。

“由于社区缺乏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认同感等方面的吸引力,社区工作者流动性较大;一些高校毕业生将社区作为就业实习的‘跳板’,一有好工作就马上离开,这影响了社工队伍稳定性。”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松台街道桂柑社区党委书记柯建华也有类似的感受。

如何让大学生扎根基层,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全国人大代表、武义大源香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俞学文建议,对大学生村官要在薪酬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上给予倾斜,留得住人更要留得住心。

来自湖北的部分人大代表建议,应制定相应优惠政策,鼓励农业类高校毕业生和“三支一扶”大学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就业和生产第一线创业。

更好地保障女性平等就业权利

“受学历因素等影响,农村妇女大多素质不高,而且掌握的致富技能单一……女性创业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和措施保障。”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宝清县鑫淼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鞠秀芹说。这位依靠种植黑木耳起家的创业者,如今已成立合作社,解决了周边乡镇、村屯许多妇女的就业问题。出身农村的她对于农村妇女就业难、创业更难深有体会。

“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是充分发挥妇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半边天作用的前提,也是妇女获得经济独立、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谭琳在消除性别歧视,促进妇女平等就业的建议中如是说道。

“单位出于生育成本负担的考虑不愿招录女性,有关部门对招聘中性别歧视的监管不到位,司法救济渠道不畅通,是招聘中存在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谭琳认为。

全国人大代表、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公司业务员张晓庆认为,虽然我国《劳动法》规定,妇女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权利,但现有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在相关规范不足的情况下,求职人或受雇人很难得知雇主所采用的雇用措施是否构成就业歧视。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健全劳动关系协商机制,消除性别和身份歧视,使更加公平、更加充分的就业成为我国发展的突出亮点。如何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一要求?代表委员们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要鼓励用人单位平等招录女职工,加大对招聘性别歧视的监管惩处力度。同时,为遭遇就业性别歧视并需要帮助的妇女提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谭琳如此建议。

张晓庆建议出台《反就业歧视法》,在就业领域系统地保护女性权益,通过具体的法律条例和保障措施,明确规定就业歧视的认定范围和判定标准,明确用人单位就业歧视行为的法律责任。

完善残疾人就业政策

“和健全人相比,残疾人更渴望能够自食其力。”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残联副理事长张丽莉的话,表达了很多残疾人的心声。

“给每一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安排就业岗位,对于实现残疾人的人生价值,促进社会进步都有着积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淄博原山集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孙建博认为,劳动就业是残疾人自力更生、服务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主渠道,也是每一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最大的愿望。

全国人大代表、58集团CEO姚劲波说,残疾人就业选择面相对有限,大多集中在保安、库管等薪资较低的岗位上,且残疾人群体与用人企业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部分用人单位对残疾人就业尚有偏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对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力度。对此,代表委员们深以为是,纷纷为残疾人就业建言献策。

“有关部门应完善残疾人就业政策,通过有效的方式,增加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岗位,让每一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有业可就。”孙建博说。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安康石县曾溪镇邮递员赵明翠建议以社区便民服务、社区公益性岗位、家庭服务、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促进残疾人在社区就业和居家就业;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创业意愿的残疾人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为就业创业困难残疾人提供就业创业援助和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