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

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设计 >> 正文

洛阳师范学院伊滨校区设计理念

添加时间:2018-05-22 作者:

洛阳师范学院伊滨校区坐落在伊河的南岸,位于龙门大佛的东北边,背依伊河、洛河、黄河和邙山,东边是东汉洛阳太学,紧邻是唐玄奘的故里,西边是纪念老子的圣地函谷关。

伊滨校园呈四方形,主门面南,南门内另有礼仪门,俗称“二重门”。图书馆居中,公共教学楼在东南和东北侧,各学院均有单体教学楼或组团式建筑,文科楼多在南门内左侧,理工科楼在南门内右侧,体育训练馆、音乐学院楼、美术学院楼环绕在月明湖畔,家属住宅位于校区的西北角,与校区同步规划,独立分区;规划将伊河水引进校园,通过校区中央的湖泊后再回到伊河;湖泊的西侧设有人工岛屿;校园内设有多座过水桥涵,高低起伏,风格各异;校园内的立雪广场设有“诗叶文荫雕塑”;月明湖北岸的“洛神广场”设有“鸿雁雕塑”;艺术组团对应的湖与岛处设有“河洛流水”小品;图书馆东侧的广场设有“洛书休闲广场”;成均楼大厅、图书馆大厅和南门内侧的“二重门”分别装饰有三彩壁画

校园内的建筑以组团式分布,每个组团都分布有学生公寓、学生食堂,附近有运动场所和服务商店;每个教学组团建筑或生活组团建筑大都为多层建筑,高度、尺度适宜,处处体现庭院式建筑风格,前后呼应,互为一体,校园生活区按“桃园”“李园”“榴园”“桂园”“枣园”命名,置身其中会有“家”和”院”的感觉。

伊滨校区的规划中着力体现“大学的精神”,强调以“学术活力、文化体验、生活魅力”为核心的空间表达与场所塑造,避免近几年新建大学校园“几何化的空间结构,过于分明的功能分区,密度极低的路网体系,大尺度的建筑组群以及公园化的校园核心”的校园模式,力争打造简洁经济、令人记忆深刻、使用便利且充满活力的校园,使国内外大学那种林荫大道、疏林草坪、丰富的院落、令人记忆深刻的自然环境、由街道连接的广场、街心花园、角落等承载着浓郁的学府气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的场景在伊滨校区重现。他们在伊滨校区的总体规划中,依据我校设计任务书提出的规划理念和要求,结合当代大学校园的生活需求和空间理念,挖掘和重塑那些令人难忘的经典意象与场所特征,着重在“结构整合、空间与场所塑造、景观特色、风貌控制”等方面进行探索,为洛阳师范学院创造一个兼具地方生态特色和当代人文情怀的校园,重塑校园永恒经典,展现洛师百年风采。

伊滨校区的设计在确保现代大学教学、生活、运动等功能完善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书院为空间结构,大胆采用汉魏时期建筑的青灰为校园主色调,再现了洛阳师范学院所处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文脉特征,在建筑和景观设计中融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传统教学思想,塑造具有传统校园空间特征的、具有学术氛围和学府质感的公共建筑集群,形成生态自然、清新典雅的校园场所,使洛阳师范学院成为契合当代高等教育的理念、特点与发展趋势,既满足当代的需求、更面向未来的具有传统意象和新文化特征的当代中国新校园建设的典范与标志性作品,从而在进行大学教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