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效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会有这样的一种情形,当你想和一个人打招呼或者想向某人寻求帮助的时候,却怎么也叫不出来他的名字。或者是明明知道这个人是谁,却总是叫不对名字,心理学上就把这种现象叫做“舌尖效应”,这个效应在紧张或焦虑的时候格外明显。

破窗效应
这是一种有趣的生活现象,有人称之为”破窗理论”。如果有一排完好的玻璃窗墙,而其中有一扇窗受到破坏但是没有及时修补时,那么其它完整的玻璃窗口也会陆续遭受到破坏,最后这一排完好的玻璃窗墙就会变成一睹破窗墙。当第一位同学无意中发出手机铃声,而没有受到老师责备或制止时,其他同学默认老师对该行为不会责备或制止,于是同学们就会纷纷效仿。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其本质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所谓的“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正是晕轮效应的反映。

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从众效应。它指的是个体的想法随着大众的想法走,自己不敢表露自己,别人去哪自己就跟着去哪,没有自己的想法,更不敢透露出自己对大众的否定意见,自动默认自己的想法不好,不值得被说出来。这个效应会让我们缺乏我们自己的思考,让我们独立自主的能力降低,更重要的是这种心理容易导致盲从,从而让我们的人生遭受失败,并且也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让我们对自己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

忘记效应
有一个男孩追了一个女孩很久,女孩有一天睡觉之前突然喊道:“完了,我不记得他长什么样子了!”室友们便坏坏地笑着说:“完了,你爱上他了。”其主要原因就是:当女孩慢慢开始接纳男孩的时候,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意码(这里指内在)的编码上,将其编入长期记忆。此时女孩会更多的思考与意码相关的人品、气质、性格,而可能忽视了对其形码(这里指外貌)的检索,即会出现一时不记得他相貌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