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追思悠悠。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问礼书院2号学生社区精心策划开展清明主题红色教育实践系列活动,通过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活动形式,引导青年学子在追忆先烈中坚定理想信念,在躬身实践中强化使命担当。
4月4日上午,2305团支部全体团员怀着崇敬之情走进洛阳烈士陵园。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团员代表敬献花篮,全体肃立默哀。随后,同学们分组擦拭烈士墓碑,认真阅读碑文记载的英雄事迹。“这块墓碑上刻着的是一位年仅19岁的战士,他在渡江战役中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讲解员动情地讲述让同学们热泪盈眶。
在团支书带领下,全体团员面向团旗重温入团誓词,激昂的宣誓声响彻整个陵园,那一句句誓言,不仅是对先烈的庄严承诺,更是对未来的坚定担当。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将继承先烈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4月4日上午,社区活动室内墨香阵阵,“清明寄远思·红笺载初心”红色家书书写活动正在举行。同学们伏案疾书,认真誊写革命烈士的家书遗作。赵一曼写给幼子的绝笔信、左权将军致妻子的家书......一字一句都饱含深情与坚定。同学们以笔墨为媒,誊抄革命烈士的家书,字里行间饱含对先烈的崇敬与追思。一封封家书穿越时空,让参与者深刻体会到先烈们舍家为国的赤子情怀,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这些家书不仅是珍贵的历史文献,更是一堂堂生动的思政课。”活动指导老师感慨道,“通过书写和诵读,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历史,更在精神上与革命先烈产生了共鸣,这种教育效果是单纯的说教无法得到的。”
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仍久久不愿离去,继续讨论着家书中的感人细节,红色基因就这样悄然植根于青年学子的心田。
2405团支部以“先锋杯”活动为契机,前往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参观学习。他们充分发挥学前教育专业优势,将红色教育与实践育人有机结合,创作红色革命故事插画,并面向游客和青少年开展宣传。通过绘画与讲解,将“半条被子”“狼牙山五壮士”等经典故事生动呈现,让红色文化浸润童心。
在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同学们不仅认真参观学习,更以专业特长为依托,创作了系列红色故事插画。从构思到绘制,同学们查阅大量史料,力求真实还原历史场景,希望通过生动形象的插画,让红色故事更易于被青少年接受和理解。
此次活动虽已结束,但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永远在路上。他们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用青春和热血续写红色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文、图:王俊娣)
(初审:王俊娣 复审:蔡云改 终审: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