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炎热的夏日洛师学子以挺膺担当之姿投身于丰富多彩的暑期实践活动中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成长自豪地展示实践成果现在就随团团一起来看看吧!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朗朗的绕口令声回荡在校园上空。“益”起推普爱心实践队通过授课、交流、互动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聆听普通话之美,传递普通话之价值。新闻与传播学院“益”起推普爱心实践队奔赴洛阳市嵩县田湖镇程村道兴小学,开展为期两周的普通话教学和推广实践活动。

实践队成员合影实践队行前培训演练
“老师,嫩来干啥嘞?”这句充满好奇与质朴的问候是孩子们对实践队员说的第一句话。实践队初抵道兴小学,就察觉孩子们在日常生活里鲜少使用普通话。为帮助孩子们学习普通话,实践队员们精心设计教学课程,日常积极运用自我介绍、绕口令、朗诵等教学形式教孩子们说普通话。在实践队员的努力下,孩子们从羞涩不安、字词拗口、表达不畅,到自信活泼、朗朗上口、言辞清晰。勇于表达的种子,将在未来的时光里悄然生根,铺设充满希望的未来之路。

学生认真参与课堂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学生参加绕口令比赛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句铿锵有力的诗句回荡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用真挚的情感朗诵这首《满江红》,眼神中闪烁着对历史的敬畏,每一字每一句都透露出对中国经典古诗的喜爱。实践队员用坚定的声音讲解着《满江红》的深刻内涵和背后故事,孩子们全神贯注、认真聆听。这些经典作品,将化作孩子们未来日子里前行的动力,引领他们应对挑战,勇往直前。

学生课上认真朗读

学生课上认真朗读

学生参加朗诵大赛
实践队员组织学生们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烦恼,放进“烦恼盒子”。“爸爸妈妈很辛苦,没有时间陪我。”“我想踢足球,但是爸妈不同意。”一张张纸条,如同一扇扇半掩的门,等待着被理解和关怀。实践队员们仔细阅读烦恼纸条,并提笔给孩子们回信。“爸爸妈妈虽然忙碌,但他们的爱从未缺席。”“向父母展示你对足球的热爱与坚持,相信他们会认可你的努力,给予你支持!”这一场无声的对话,让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实践队的关怀与温暖。

实践队员准备的烦恼盒子

学生写下自己的烦恼

实践队队员提笔给学生回信
普通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文化传承的纽带,对于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益”起推普爱心实践队将继续扎根基层,推广普通话之音、传递普通话之美,为推普事业做出青年学子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张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