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梦杨,中共党员,化学化工学院2021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曾连续三年专业综测第一。她科学实践能力突出,参与发表SCI学术论文2篇,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先后担任学院党务服务部干事、团委组织部副部长和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她凭借在学业、科研竞赛和学生干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获评省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优秀团员、文明学生、大学生党员标兵、十佳杰出青年等30余项荣誉。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时长达745小时,获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


科研追光实验室里的探索者
对郑梦杨而言,科研是兴趣,更是使命。从大一起,她便扎根实验室,在老师指导下投身“二氧化碳加氢高附加值转化”这一前沿领域。她深度参与了5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面对实验的挑战,她展现出超乎寻常的韧性与智慧,以第三作者在顶级期刊《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中科院SCI一区,影响因子14.0)发表研究成果;以第二作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中科院SCI二区,影响因子8.1)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科研需要坐得住‘冷板凳’,更需要有挑战未知的热情。每一次数据的突破,都是向‘光’更近一步”。
年轻领航竞赛场上的破壁者
大二上学期,郑梦杨作为负责人主持获批洛阳师范学院发展性资助项目,结项为优秀等级。带领学生团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赛事,并荣获河南省二等奖和河南省铜奖各一项。她还担任队长,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带领团队荣获全国二等奖和全国三等奖,刷新我校在此项赛事的最好成绩。
学工双修服务同学的领头雁
郑梦杨的“光”不仅闪耀在实验室,也照亮了学院的学生工作。她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以身作则,恪尽职守,在学院各项大型活动中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充分发挥了学生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学生干部是沉甸甸的责任,能用自己的力量服务学院、帮助同学,这份成就感无可替代。”她将这段经历视为宝贵的成长财富。
知行合一扎根大地的实践者
郑梦杨深知,青年学子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她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2023年暑期,作为负责人,她带领学院实践队深入栾川县乡村,开展“青春护航童心,探索科学秘境”实践活动。先后被中国青年网、大象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入选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成果TOP100,荣获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三等奖。“看到孩子们那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知识只有用于服务社会,才能真正发光发热。” 这段经历让她对“知行合一”有了更深的体悟。

寄语未来做平凡日子里的追光者
站在毕业的节点回望,郑梦杨感慨万千,每一个平凡瞬间都汇聚成不平凡的成长。她对学弟学妹们深情寄语:“别怕做‘笨小孩’。SCI论文发表的喜悦背后,是无数次优化方案的耐心;考研自习室里反复啃读教材的‘笨功夫’,终会化作破土而出的力量。永怀‘热望心’,当你真心服务他人,你会发现,青春的意义正是在照亮他人的过程中让自己成为光。愿你们以‘勤学善思’为剑,‘笃行不怠’为盾,在校园里勇敢试错、尽情生长,把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过成闪闪发光的故事!”郑梦杨的大学四年,是不断“追光”的四年——追寻科学真理之光,追寻服务奉献之光,追寻自我成长之光。她用实际行动证明,青春最美的姿态就是向着心中的光全力以赴。
责任编辑:李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