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洛阳师范学院委员会主办
学校主页
首页 > 团委要闻 > 正文

与青春同行 与信仰对话——“手摇中国”与洛师青年分享交流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17-09-29 作者:

最丰裕的精神,在极大的灾难面前,也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奏起最昂扬的乐章。9月28日下午,由校团委举行的“手摇中国”与洛师青年分享交流会在G1-112报告厅顺利举行,全校400名学生代表聆听了报告。

洛阳市残疾人康复协会脊椎损伤委员会主任、洛阳希望之家主任、洛阳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孟涛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脊椎损伤的原因及防范等方面的知识。随后,他介绍了“希望之家”,为了让脊椎损伤患者重拾信心,找到未来人生的价值与信仰,“希望之家”扮演医院或家庭与社会间的桥梁,使得脊髓伤者可以通过这个桥梁,通过同侪训练等,很快适应、找到未来方向。今年,孟涛老师等人还在洛阳开展“希望之家”伤友生活重建项目,组成了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为更多人带来希望。“受伤不可怕,心一样可以飞翔。”孟涛老师动情的说,他用实际行动向社会传播着正能量,为更多的人带去希望之光。

生命不止,奔腾不息。纪录片《我是传奇》让同学们认识了亚洲轮椅第一飞人―张保玉老师。他与同学们分享了受伤后飞行的故事。在受伤之前他是大同市汽摩协会副会长,越野E族大同分队队长,更是汽车、摩托车、滑雪等多种运动的资深玩家,地区户外运动的一面旗帜。2013年一次国际滑翔伞比赛中意外致伤,高位截瘫。对梦想的渴望,让他无法停下逐梦的脚步,在受伤后短短两年内再次坐着轮椅复飞,成为亚洲轮椅第一飞人。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他以自己的经历建议同学们勇敢追梦,把握每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邵建明老师为大家分享了他从北京到伦敦自驾行的经历。作为中国第一批拥有C5驾照的下肢残障人士,2012年邵建明老师从北京自驾到伦敦,途经十个国家,单程14600余公里,在2012年8月23日参加了伦敦残奥会的开幕仪式。 从2008年开始,他先后发布了400多篇博客,倡导残障人士可以开车。感恩在心,爱在心中,这是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的邵建明老师说的话。邵建明老师从来不沉浸于幻想,他只是一点点地践行梦想,用脚步丈量世界的长度。

“手摇中国”团队谭嘉煦、王丰、潘逸飞老师一同分享了他们团队的故事。“手摇中国”团队成立于2015年,一直致力于提高社会对残障群体的关注和理解,促进心理和环境的无障碍意识,并通过体育运动和融合性的活动鼓励残障和健全群体一起活出健康的自己。一路向北,手摇有梦。今年,团队从云南西双版纳出发,行进5800公里,历经106天,经过12个省市,最终到达北京。团队成员依靠手摇车,自由地穿梭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途中与脊髓损伤伤友交流,和骑行爱好者共骑,让沿途人们了解脊髓损伤和残障人士的生活。随后,谭嘉煦老师还邀请同学们体验手摇自行车,并亲身示范指导,同学们学体验过后都赞叹不已。

校团委书记吴瑶总结发言,她表达了对各位主讲老师的感谢和敬意,希望广大青年学子学习各位老师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为梦想不懈奋斗的精神,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健康的精神状态,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争当生命的强者,谱写人生精彩华章。

交流会现场

孟涛老师与大家分享交流

张保玉老师与大家分享交流

邵健明老师与大家分享交流

“手摇中国”团队与大家分享交流

校团委书记吴瑶做总结发言

合影留念

上一条:洛阳师范学院参加纪念李翔梧烈士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 下一条:我校两项作品入选全国“六个100”优秀国学教育文艺作品

关闭

友情链接:
洛阳师范学院

Copy-right 2005-2022 共青团洛阳师范学院委员会

团委微博
团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