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盛夏,挡不住青春实践的步伐。这个暑假,各实践队怀揣着理想与热情,奔赴基层、深入一线,用脚步丈量祖国,用智慧服务社会,用真情奉献青春,将奉献的汗水挥洒在广袤的土地上。让我们一同走进各实践队的精彩故事,领略他们的实践风采!
“阅”动乡村,“育”见未来——小“阅”亮暑期社会实践队
7月1日至2日,开阳书院1号学生社区小“阅”亮社会实践队走进汝阳县刘店镇昌村小学,开展了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宣讲及思维导图阅读教学系列实践活动,以多元主题赋能乡村儿童的健康与教育发展。在“食刻牢记,安全你我”主题食品安全宣讲活动中,队员围绕垃圾食品危害科普,用案例讲解其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引导孩子们远离不健康食品。同时教授辨认食品标志、查看保质期等知识,提升乡村儿童的食品安全意识。

实践队员从药品分类知识、安全用药方法、药品应急处理三个方面向孩子们普及用药安全知识,使初次系统接触药品分类知识的孩子们收获颇丰。为落实“全民阅读”战略,实践队策划“思维导图奇妙之旅”活动,以《女娲补天》为例,引导孩子梳理故事结构、绘制思维导图,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阅读能力,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

此次活动中,小“阅”亮社会实践队从食药安全到阅读教育,多维度关爱乡村儿童成长,展现了青年学子用知识赋能乡村教育的实践担当。未来,实践队将持续为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与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青衿致远·文化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
7月2日,国学班“青衿致远·文化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联合“扬数”实践队,走进伊滨区吉庆嘉苑六组团,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活动以趣味牡丹故事开场,实践队成员生动讲解牡丹文化,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随后,实践队带领小朋友体验传统剪纸艺术。在队员耐心指导下,小朋友们手持剪刀,精心裁剪出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牡丹剪纸作品,现场充满欢乐与成就感。

“水墨牡丹”国画创作之旅开启。队员们现场示范,详细讲解牡丹红、曙红等绘画所需颜色的调色技巧与笔法运用。小朋友们认真学习,从拘谨到大胆挥毫,用画笔勾勒心中的牡丹盛景。国画课后,书法课堂接力。实践队成员手把手教学,从笔画书写到字体结构,引导孩子们感受汉字魅力。

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开心地表示,自己不仅学会了剪牡丹、画牡丹,还收获了许多国学知识。此次活动将国学教育与非遗、书画艺术融合,让小朋友在实践中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展现了青年传承文化的担当。未来,实践队将持续以多元形式推动传统文化走进社区,让国学文化浸润更多人。

“七彩心语·童心护航”志愿服务队
6月30日至7月2日,问礼书院2号学生社区“七彩心语·童心护航”暑期志愿服务队,深入洛龙区光合城社区、伊滨区西庞村社区和幼儿园等地开展多元实践活动。在光合城社区开展“小小红心永向党”红色主题教育,通过党史故事讲述、党旗认知互动,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爱国种子。孩子们在互动中语气坚定地表示:“我长大后要像党员叔叔阿姨那样帮助别人!”同时开设特色书法课,将“静”“韧”等汉字书写与情绪管理相结合,引导儿童在横竖撇捺间雕琢心灵品格。

实践队在西庞村社区创新设计“场景语言大比拼”“营养树培育”等游戏化课程,生动普及网络欺凌防范知识,筑牢儿童网络安全防线。

带队老师表示:“此次活动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旨在用专业力量填补社区儿童心理服务空白。”团队将持续深化实践内涵,为儿童健康成长贡献青春力量。


“豫”见黄河,绘“植”生态——黄河流域河南段植物多样性调研与生态绘本创作实践队
7月2日,开阳书院2号学生社区“豫”见黄河,绘“植”生态实践队奔赴黄河花园口饮用水水源地与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展植物多样性调研与科普宣传。
队员们穿梭于紫薇花丛与杨树林调研:用卷尺测量紫薇株高,观察叶片气孔分布并记录耐旱性;深入滩涂剖析杨树根系“固沙矩阵”,对比不同区域植株生长差异。每一组数据、每一页笔记,都凝聚着对黄河植物适应性与生态价值的深度探索,让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在湿地“生根发芽”。

调研结束,队员们手持调查问卷与科普手册走进游客,以紫薇净化空气、杨树防风固沙为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生态保护”转化为听得懂、记得住的知识。队员累计发放并有效回收生态认知调查问卷38份,同步收集建设性意见35条,让“植绿护绿”理念浸润人心。


此次调研以扎实行动促进湿地生态认知深化与保护实践落地。从课堂转到湿地,洛师学子用脚步践行责任,以行动诠释担当。未来,书院社区团队将持续深耕调研精度、拓展科普广度,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事业贡献坚实力量。

“启梦童心,科普同行”暑期社会实践队
7月1日,立雪书院学生社区“启梦童心,科普同行”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栾川县红庙村、张盘村小学开展暑期科普活动,实践团队以反冲水陀螺、压力瓶发声、纸火箭制作三大实验为载体,为孩子们打造沉浸式科学课堂,点燃他们对物理世界的探索热情。在压力瓶发声的实验中,实践队员先演示大气压如何使气球膜震动发出声响,让孩子们亲眼见证“看不见的力量”;将水流从纸杯小孔高速喷出,纸杯瞬间飞速旋转,形成旋转的“水陀螺”,引得孩子们惊叹连连;纸火箭制作与发射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亲手折叠火箭,在开阔场地发射,随着“嗖”的一声,纸火箭腾空而起,实践队员顺势讲解反冲运动、空气阻力和能量转化知识,让孩子们在欢呼中理解物理原理。实验结束后,孩子们纷纷举手提问,从“火箭为什么能飞那么高”到“如何让陀螺转得更久”,求知的火花在互动中不断迸发,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这场充满趣味与知识的物理之旅,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探索的种子。



实践的火种永不熄灭,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本次风采展,是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的精彩启程,更是未来新征程的嘹亮序曲。愿这份实践的激情与收获,持续激励着每一位洛师学子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宋紫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