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名博士,必然要有学术追求!”从主持并完成《习习习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研究》等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到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袁杰在学术的道路上结出了累累硕果,但他并未止步于此。十年前,他开始了新的征程:拿下国家社科基金。
十年间,他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里,读了一本又一本专业书籍、一篇又一篇论文,办公室里、家中的书房总能见到他伏案写作的身影。可以想象又有多少个夜晚,他是伴着窗外皎洁的月光敲击键盘,编织着自己的学术梦。
命运好像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两次书稿都石沉大海,数年的心血付诸东流。“有过犹豫,但我从未想过放弃,我相信我一定可以。”两次挫折,并未将这个信仰坚定的男子摧倒,他深知我们党和我们国家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磨难中成长起来的。整理好心态再出发,他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重复着读书写作的日子。
10月8号是值得袁杰牢记一生的日子,那天他十年的努力有了回报,课题《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现实生活中的生成研究》获批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而在那前一天他还跟同事说起:“如果今年不行,大不了明年再写一本!”
“得知项目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那一瞬间,喜悦之情可以说是无以言表。”但他深知一时的荣誉很快就会过去,现在最重要的是把书稿进一步加工优化,使它更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争取再攀学术高峰。”学无止境,袁杰很清楚这并不是他的终点。
“科研是为教学服务的,只有自己明白了,才能给学生讲明白。”在他看来,作为高校教师,不搞科研可能就是在重复低水平的教学,尤其是思政课教学,时效性很强,必须进行理论创新,终身学习。在投入科研的过程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你不停地看书、思考,最终教学内容才有深度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