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荣辱与共。我印象里的台湾,都是在教科书和电视中见到的,有眼睛大大的姑娘、美丽的日月潭、高耸的阿里山……,台湾就像一位蒙着面纱的少女,朦胧又神秘。今年暑假,我有幸参与了由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河南省第六届大学生台湾夏令营”活动。坐在飞机上一路向南,穿越台湾海峡,我们到了台北的桃园机场,由负责人领着转乘大巴车向台北市区行去,桃园的云很低,像厚厚的棉花糖一样,让人忍不住有点想要蹦起来咬上一口,沿途的风景从矮矮的平房到逐渐显现的高楼,从大片的绿色田野到繁华的街市,台湾在我心中那神秘的面纱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一点点掀起来了。
行走在台湾的街道上,听着身边路人们轻言细语的交流,感受着周边的当地民俗风情,仿佛有一种魔力,不知不觉中就收起了平时女汉子式的机关枪语速和急性子的个性,好像自己也变成了台式清新美少女。在台北的101大楼里,我们感受着高空的风力吹着大楼稍稍有点摇晃,看到了世界最大、最重的风阻尼器,像大楼的心脏一样,维持着整栋楼的平衡,
站在89层的观景台上鸟瞰夜晚的台北,万家灯火齐放辉煌,比白天的台北更多姿多彩、绮丽万分;在故宫博物院里,我们听着带队老师的讲解,看到千年前古人的记载,好像正乘着汉字的时光机,回到那个时代,跟着他们的脚印步步怀想;
在日月潭边的码头上,远远望去,午后的阳光把湖水染得斑驳陆离,微风拂过,一圈圈的涟漪轻轻荡漾着岸边的浮桥,像妈妈温柔的怀抱,又像在喃喃地诉说着什么。
我们从台北出发,一路行至台中,七天的时间里一共参观了六所台湾高校,还与当地的学生们一起上课,切身体验了他们的日常校园生活。学习各个学校的先进教学理念,感受他们浓厚的校园文化。
在整个活动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建国科技大学的校园坐落在台湾彰化市八卦山旁边,环境优美,在校园内部还有庭园造景、花草雅石和参天老树,整个校园里都透着一股灵气,该学校创立于1965年,2004年时更名为建国科技大学,学校设有四个学院共十八个学系、以及九个硕士点,综合实力很强。
建国科技大学以“培育术德兼修、手脑并用、五育并重的产业所乐用人才,进而成为社会栋梁。”为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创新能力,校园里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实验场地。建国科技大学采用定向培养的培养模式,各个专业的教学老师都是业界的专家和企业里的人才,学生们入学起就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边学习边实践,非常注重学生们的动手能力,着力培养与国际产业接轨的各项技术人才。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各项艺文活动,支持并积极推动人文艺术讲座,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使学生具备多方面基本学科常识。学校工程学院的老师们还带着我们体验了他们自主研发的绿色环保速行电动车,并向我们讲解它的运行原理和启动方法……。交流中,老师在专业领域侃侃而谈的气度,和学生们热情大方的态度,都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永恒的一幕幕。
非常感谢一路同行的各位老师们为我们提供这个学习的机会和一路上无微不至的细心照顾,在这七天的交流学习中,我收获了很多无法用语言详细形容的东西,如知识、眼界、内涵等等,通过这次的台湾之行,让我对祖国的宝岛台湾有了一个更贴切的认识,眼前的台湾与脑海里的台湾重叠起来,似乎还是印象里的台湾,又似乎有哪里不太一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