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洛阳师范学院龙门书院1号学生社区
豫见非遗社团简介
2025年06月26日 20:23


豫见非遗社团于2022年10月成立,其前身是河南地区非遗调研队,社团以“承古韵展新姿,传非遗扬自信”为宗旨,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承与创新。指导老师为历史文化学院教师马欢欢。结合第二课堂体系建设,在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中,豫见非遗社团创建并发展了社会实践(三下乡非遗传承人调研活动)、非遗理论知识宣讲和非遗项目体验三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并围绕着三个品牌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活动,并取得了突出成效。

依托河南省丰富的中原文化资源,社团聚焦洛阳及周边地区的非遗项目(如烙画、剪纸、拓印、传统戏曲等),通过学术研究、实践体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模式,打造非遗文化传承的校园阵地,助力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社团现有注册成员120人,涵盖全校15个学院,形成跨学科、多层次的团队结构。成立以来,累计举办活动40余场,覆盖师生超3000人次,荣获校级“优秀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等称号,并于2024年入选校级重点社会实践团队。

一、社团校园活动

(一)非遗文化课堂:每月邀请非遗传承人、高校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如“洛阳三彩艺术的历史与创新”“剪纸中的中原民俗符号解读”等,累计举办12期,参与学生超1500人次。

(二)技艺体验工坊:每周开设非遗手工实践课,组织成员学习烙画、油纸伞绘制、拓印等技艺,结合节日主题(如端午节香囊制作、中秋灯笼设计)开展创作活动,年均完成作品500余件。

(三)非遗知识竞赛:联合校学生会举办“非遗知多少”线上线下答题活动,通过趣味竞赛普及非遗知识,累计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次,题库覆盖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200余项。

、社团特色活动

(一)数字非遗活动:2023年,社团发起“数字非遗”项目,利用3D建模技术复原洛阳古代建筑纹样,制作成文创产品;联合信息技术学院开发“豫见非遗”小程序,集成非遗知识库、线上展览、活动预约等功能,用户量突破5000人。

(二)“传承有戏”戏曲推广行动:2024年暑期,社团与音乐学院组建“豫见非遗·传承有戏”实践队,深入洛阳乡村开展戏曲展演与教学,复排《穆桂英挂帅》《花木兰》等经典豫剧片段,惠及村民800余人,获评校级社会实践优秀项目。

(三)非遗文化跨界联动:联合国学班、问礼茶社等社团打造“非遗雅集”系列活动,将茶艺、汉服、民乐与非遗技艺结合,举办“中秋非遗游园会”“清明踏青非遗市集”等特色活动,单场最高参与人数达600人。

社团曾获河南省“挑战杯”创新创业计划竞赛河南省一等奖及河南省三等奖,“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省奖,参加的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省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