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全民阅读 | 王云红教授新书分享暨签售活动在洛阳市图书馆隆重举行

   

王云红教授新书发布

暨分享交流活动

活动回顾

“契约文书是地方社会人们订立的各类规范性文书的统称。传统民间契约作为中国历史时期地方社会民事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凭证,有着悠久的历史,分布也很广泛,留存数量十分巨大。契约文书作为民间文献保存了鲜活的地方史料,是为数不多的研究地方社会规范的重要文字资料。”

2023年6月18日下午15:00由洛阳市社科联、洛阳市图书馆、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的王云红《河洛民间契约与地方社会秩序》新书发布暨交流分享活动在洛阳市图书馆二楼百姓艺术馆隆重举行。

《河洛民间契约与地方社会秩序》

作者 王云红

王云红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为晚清政治史,兴趣点为清代以来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现为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历史系主任,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历史学会、法理法史学会常务理事。

近年来先后在《历史档案》《史学月刊》《中国史研究(韩国)》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教材《中国法律思想史》(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出版《清代流放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2020年修订版)、《河南法律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合著)、《河洛民间契约与地方社会秩序》(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等著作3部,主编《黄河流域水利碑刻集成(河南卷)》(上海交大出版社2021)六册,主持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多项。

快来看看本次活动的精彩环节吧~

新书分享会

市社科联主席张延峰谈到王云红教授新作时强调王云红教授在河洛文化的研究领域耕耘十数载,这本著作,既是河洛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很好地响应了党和国家推动文化繁荣的号召,对社科联的工作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二者在漫长岁月中不断叠合、形成共振,对中华文明的聚合与传播产生巨大作用。

最后,汉魏故城名誉所长、文史专家徐金星,洛阳民俗博物馆、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原馆长王支援,河南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张景峰,洛阳古代艺术馆原馆长赵振华,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毛阳光,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国强,洛阳理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邢立志,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洛阳市隋唐史学会副会长商春芳,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权玉峰等专家学者发表了自己的阅读感想,并对王云红老师的新作提出了新的建议。

现场的读者和粉丝们认真聆听,置身在沉浸式的交流体验中。

图书捐赠

洛阳市图书馆副馆长张炜向王云红先生颁发收藏证书并接受王云红先生捐赠的《河洛民间契约与地方社会秩序》。本书将保存在洛阳市图书馆地方文献书库供广大市民查阅。王云红先生的爱心捐赠善举将为推动我市全民阅读,构建书香洛阳,弘扬黄河文化,传承河洛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现场签售&合照留念

分享会结束后,王云红老师和所有读者朋友合照,并耐心地为大家签名留念,为这次难忘的相遇留下美好的回忆。

书籍介绍

(索书号:D691.22/6 馆藏地点:洛阳市图书馆地方文献书库)

在系统整理河洛民间契约文书的基础上,借助地方文献,运用交叉学科研究方法并进的研究方式,从河洛契约总体情况、田房契约与田宅交易规范、钱债契约与借贷习俗、婚书与婚姻习俗、继嗣文书与继承习俗、分书与分家习俗、养老契约与养老习惯以及金兰谱与结义习俗等,对河洛地方社会规范和秩序进行个案和微观的研究。由于河洛长期以来为华夏文明的中心,中原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对河洛契约的研究更有其普遍的意义和价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明清以来,尤其是晚清以降,尽管国家政权更迭动荡,但是以河洛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始终处在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河洛“国家在场”的特质,也为我们从长时段出发考察国家与地方的互动提供了鲜活的例证。

中心通知

特别推荐

more出版专区
河洛文化数字图书馆
河洛文化数字图书馆
河洛文化数字图书馆
特色网站
艺术河南
艺术河南
艺术河南
艺术河南
特色课程
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
more视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