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心新闻>>学术交流>>正文
中心召开《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考评体系及考核办法》初稿讨论会
发布时间:2016-04-15 09:51:54 点击:

4月14日上午,《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考评体系及考核办法》初稿讨论会在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一楼会议室召开。中心主任、洛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时明德,副校长宋文献、赵海彦,党政办主任曾涛、科研处处长张瑞玲、图书馆馆长李虎、副馆长马艳霞、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华伟及初稿小组成员,以及中心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李华伟主持。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华伟首先向与会领导和老师简单介绍了《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考评体系及考核办法》的草拟情况:由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9名老师分成两个小组,肖静等5位老师草拟“考评体系”,邹慧君等4位老师草拟“考核办法”。

肖静老师详细介绍了《河南省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考核评分表》及《河南省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考核评分表》的设计依据、指标分解内容及相应的考核标准;邹慧君老师则就《河南省地市、县(市、区)公共文化服务评估办法》的评估依据、评估原则、评估内容和方法、评估的组织与实施、评估效果的应用等作了全面解释。

与会领导就初稿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时主任指出,“考评体系”要基于前期的社会调研,可以对国家和省级制定的标准作针对性的修改,但一定要说明修改的理由;在权重系数的设置上可以参考和借鉴教育部本科评估的模式;对于不同层级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建立不同的考评体系和办法,其中对于地市级的考评体系要特别注意落地实施可能面临的困难。对于“考核办法”,时主任建议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建立评估专家库以及全省各地文化部门的基础数据库,要通过网络、邮件等途径,创新考核方式,还要通过大数据的应用进行群众满意度等方面的监测,以使评价效果更符合需要。

宋文献副校长认为“考评体系”和“考核办法”定性的指标较少,而定量的指标太多,并且学术味儿太浓。建议在内容设计上要首先考虑大众的消费需求,在考评指标设置上要有所侧重,区分出核心指标、基本指标等。要从第三方评估体系、专家抽评体系、群众消费体系等方面,分别建立起对硬件、质量、满意度等不同的观测点,或者设立综合评估体系以及专项评估体系。

赵海彦副校长指出,考评指标分类不合理,各指标之间有重合、交叉现象。另外,考核办法设置过于复杂,特色不明显,可操作性不强。

党政办主任曾涛认为,我省文化资源丰富,但在全国的评价排名却比较靠后,要从这方面考虑,建立一个文化评价体系的评价模型,以该体系的建立促进挖掘我省文化资源的特色,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

张瑞玲处长则根据省文化厅杨丽萍厅长的讲话精神提示大家注意评价标准的政策性问题。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讨论,时书记总结说,制定“评估体系”和“考核办法”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非常不容易,感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几位老师的辛苦付出,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根据会上讨论的意见和建议,再充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评价方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工作稳步进行。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华伟表示,一定会按照各位领导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尽快对“考评体系”和“考核办法”进行调整、简化和补充,使其更加合理完善和可具操作性。(郭玉卿 王东峰)

会议现场图一

会议现场图二

学术交流
专家顾问
研究团队
新 书 架

版权所有: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